清晨五點,天剛蒙蒙亮,長灘縣10萬畝鹽堿地已經熱鬨非凡。
豐收農場的高層們早已在臨時搭建的觀禮台上等候。
李旭站在最前方,望著眼前一望無際的金色稻田,神情平靜,但眼底卻閃爍著難以掩飾的期待。
張薇、鄭穀地、孫晴等人站在他身後,低聲交談著,時不時看向遠處逐漸聚集的人群。
"媒體都安排好了嗎?"李旭問道。
"全都安排好了。"張薇點頭,"豐城市電視台、農業頻道、《農業科技報》,還有幾家網絡媒體都已經就位,直播設備也調試完畢。"
孫晴補充道:"楊夢然和盧俊偉也已經到了,正在休息區等候。"
李旭微微頷首,目光掃向遠處。
與此同時,豐城市政府派出的接待人員早已在高鐵站、機場等候。
林市長親自坐鎮指揮,各部門負責人分頭行動,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貴賓。
農業局局長趙成海親自負責接待農科院的專家團隊。
當高鐵緩緩停靠豐城站時,趙成海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群中的趙愛國教授——這位國內頂尖的農業科學家,此刻正皺著眉頭,神情凝重地走出車廂。
"趙教授!歡迎歡迎!"趙成海熱情地迎上去。
趙愛國點點頭,目光卻已經被站台上的巨幅海報吸引——"豐城市10萬畝鹽堿地水稻豐收大典",海報下方是一張震撼人心的航拍圖,金色的稻田鋪滿視野,與曾經白茫茫的荒原形成鮮明對比。
"這……真的種出來了?"趙愛國低聲問道,語氣裡仍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趙成海笑道:"您馬上就能親眼看到了,專車已經備好,咱們直接去現場!"
專車駛出高鐵站,豐城市的大街小巷早已掛滿了慶祝的橫幅和彩旗。
"鹽堿地變良田,科技創造奇跡!"
"10萬畝金色稻浪,見證農業新突破!"
街道兩旁的電子屏滾動播放著豐收農場的宣傳片,畫麵裡,稻穗低垂,機械收割的場景讓車內的趙愛國教授微微眯起眼睛。
"趙局長,這片水稻的耐鹽性數據你們測過嗎?"趙愛國突然問道。
"測過,當然測過!"趙成海連忙從公文包裡取出一份檢測報告,"您看,鹽度0.9的土壤環境下,畝產仍然達到了400公斤以上,而且米質檢測結果遠超普通水稻!"
趙愛國接過報告,仔細翻看,眉頭越皺越緊。
這些數據,完全顛覆了他對海水稻的認知。
……
車子駛入長灘縣境內,遠處的景象逐漸清晰——
一望無際的金色稻田,在陽光下泛著耀眼的光芒。
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隨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這……"趙愛國猛地坐直身體,眼睛死死盯著窗外。
車子最終停在觀禮台附近。
趙愛國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推開車門,快步走向田邊。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稻穗,穀粒飽滿得幾乎要撐破外殼。
他撥開稻叢,露出下方的土壤——依然泛著白色的鹽霜,但稻根卻牢牢紮在土裡,絲毫沒有受到鹽堿的侵害。
"這不可能……"趙愛國喃喃自語,手指微微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