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農科院專家團隊正在采集樣本,趙愛國教授顫抖著手將稻穗裝進密封袋;
主席台上,李旭正與林市長低聲交談;
田埂邊,老農捧著新米淚流滿麵......
所有這些畫麵,都通過《國家日報》的直播信號,傳向了全世界。
王晨結束連線時,發現自己的襯衫已經濕透。
他望著陽光下閃耀的稻浪,突然想起周部長那句"誇大宣傳",忍不住笑出了聲。
"怎麼了?"劉建國問。
"沒什麼,"王晨擦了擦眼角,"就是覺得......當記者真好。"
……
吉田正一走下飛機舷梯時,豐城潮濕的空氣撲麵而來。
機場大廳裡,巨幅電子屏正循環播放著豐收大典的宣傳片——金黃的稻浪在風中起伏,與"10萬畝鹽堿地變良田"的標語交相輝映。
"教授......"助手低聲提醒,"接我們的車到了。"
吉田沒有回應,鏡片後的眼睛死死盯著屏幕。
那些稻穗沉甸甸的弧度,葉片健康的色澤,無一不在刺痛他的神經。
"假的......一定是假的......"他喃喃自語,手指不自覺地捏緊了公文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專車駛出機場,吉田始終沉默地望著窗外。
道路兩旁,金色的稻田連綿不絕,每隔幾百米就豎著"鹽堿地水稻示範區"的標牌。
助手忍不住小聲驚歎:"教授,這些稻子的長勢......"
"閉嘴。"吉田冷冷打斷,"不過是精心挑選的示範田罷了。"
然而,隨著車輛深入長灘縣,窗外的稻田越來越廣袤,直到地平線儘頭都是翻滾的金色波浪。吉田的指節漸漸發白——這規模,根本不可能造假。
會場入口處,工作人員恭敬地引導:"吉田教授,請跟我來。"
吉田整了整西裝,昂首走上觀禮台。
不遠處,一個穿著簡單白襯衫的年輕人正被記者們圍著采訪。
"那就是李旭?"吉田眯起眼睛。
雖然在照片裡看到過李旭,
但見到真人,
吉田發現李旭年輕的過分。
助手點頭:"是的,根據資料顯示,他今年才25歲。"
吉田的胸口一陣發悶。
更加難受了。
他研究農業四十餘年,發表論文數百篇,卻在草莓、番茄、大米領域接連被這個年輕人碾壓。而現在,對方竟然連海水稻的難題都攻克了?
"您就是吉田教授吧,歡迎前來觀禮。"李旭走過來,微笑著伸出手。
吉田盯著那隻手看了兩秒,才勉強握了握:"李......先生。"
他故意沒用敬語,"貴公司的成果,令人......印象深刻。"
喜歡我隨手澆水的植物變異了?請大家收藏:()我隨手澆水的植物變異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