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隻需要種植幾畝葫蘆,正常照顧,澆水施肥,就可以滿足全國的需要。
一百株的蓄水量是一個水庫。
一畝地至少種植三百株。
也就是說一畝地的蓄水量是三個水庫。
五畝地就是15個水庫。
完全滿足國內所有的海島,甚至綽綽有餘。
當然,乾旱的內陸地區,如果本身缺水,是不行的。
“對了,你來找我什麼事?”
李旭詢問。
張薇突然想起來:"差點忘了,林市長在會客室等您,說是有要事商量。"
……
會客室裡,林市長正端著茶杯欣賞牆上的水稻標本。
見李旭進來,他立即起身握手:"李教授,您可是解決了大問題啊!南部礁島的官兵們都在誇您的"神葫蘆"呢。"
"應該的。"李旭笑著請對方坐下,"還需要更多種子嗎?"
"正要跟您商量這事。"林市長從公文包取出一份地圖,"相關部門計劃在南部十二個島礁推廣種植,初步估算需要兩千顆種子。"
他猶豫片刻,"隻是經費方麵……"
李旭擺擺手:"這批種子就當是我們豐收農場擁軍了。"
他指著地圖上的紅點提醒道,"這些島礁必須種植在沙灘上,葫蘆是靠根係吸收地下的的水分,如果距離海水太遠……"
"這個您放心。"林市長笑道,"海島上最不缺的就是海水。其實我今天來還有另一個請求——"他壓低聲音,"西北沙漠地區想知道,這種葫蘆能不能在沙漠哨所種植?"
李旭歎了一口氣。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試驗田裡蓬勃生長的作物,緩緩搖頭:"不行的。沙漠地區缺乏基礎濕度,葫蘆無法從空氣和地下中獲取足夠水分。而且……"
他轉身解釋道,"這種葫蘆的蓄水原理是"收集"而非"創造",它需要先有水源可吸。"
林市長失望地歎了口氣:"可惜了,那些邊防戰士每年要動用大量運水車……"
這也是沒有辦法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葫蘆是收集,而不是創造。
林市長又呆了一會,然後離開。
李旭和張薇又商量,葫蘆正式上市之後,按照什麼價格出售。
“一顆葫蘆能結三個,大約100升水,相當於礦泉水,而礦泉水零售價一瓶兩三塊錢。我們的葫蘆水一點也不必礦泉水差,而且葫蘆是密封的,也能儲存很長時間,一兩年內都壞不了。所以,我們可以參考礦泉水的價格。”
張薇說了她的意見。
李旭點頭:“可以,礦泉水出廠價按照0.5元計算,一顆葫蘆種子100升水,成本50元,因為種在沙灘上,不用專門照顧,生長速度還很快,彆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我們再便宜一些,就賣30元一顆吧。”
……
豐收農場官網正式開放"豐收農場葫蘆"種子預售通道的當天,服務器一度崩潰。
"30元一顆!這也太便宜了吧?"
"我算了一下,一顆葫蘆大概能蓄水100升,相當於100升淡水才30塊?我們這邊礦泉水100升要200多!"
"對海島和乾旱地區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
社交媒體上,網友們議論紛紛。
有人曬出計算器截圖:"一顆種子種下去,半個月就能收獲300升水,平均每升成本才0.1元,比買桶裝水劃算多了!"
但也有人抱怨:"30元還是貴啊,普通農民哪舍得買?"
很快,就有網友反駁:"你拿它和普通種子比?這是能自己產水的黑科技!再說了,30塊連頓外賣都不夠,卻能解決一個家庭半個月的飲水問題!"
缺水地區的居民最為激動。
一位海南漁民在直播中哽咽道:"我們島上淡水5塊錢一桶,還經常斷供。這下好了,種幾顆葫蘆就能解決問題!"
沿海城市的陽台種植愛好者也躍躍欲試:"買來當應急水源也不錯,台風天停水時就不怕了!"
短短三天,首批100萬顆種子售罄。
豐收農場緊急發布公告:
"為保障邊防、海島優先供應,即日起實行實名限購,每人最多購買10顆。政府采購通道保持暢通。"
喜歡我隨手澆水的植物變異了?請大家收藏:()我隨手澆水的植物變異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