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市,清晨。
天還沒完全亮,出租車司機程田農就已經開著他那輛熟悉的捷達車,行駛在了城市的街道上。
作為一名開了十五年出租車的老司機,他就像這座城市的毛細血管,對每一個角落、每一條街道都了如指掌。
當然,他也對油價的每一次微小波動,都異常敏感。
“唉,又得漲了。”程田農看著手機上推送的新聞,忍不住歎了口氣。
新聞裡說,龍國和沙拉伯的石油協議生變,國際油價蠢蠢欲動,國內的成品油價格調整窗口,即將再次開啟。
對於他們這些靠輪子吃飯的人來說,油價就是生命線。
每一次漲價,都意味著從他們本就不多的利潤裡,又被割去了一塊肉。
他看了一眼油表,指針已經快要觸底。
他習慣性地將車開往城西的一家加油站。
這家加油站雖然位置偏了點,但一直以油品好、足量而聞名,是他們這些老司機心照不宣的“秘密據點”。
“老程,來啦!”加油站裡,相熟的加油員小李熱情地打著招呼。
“加滿,92的。”程田農將車停穩,熟練地說道。
小李卻神秘地湊了過來,壓低聲音說:“程哥,今兒個彆加92了,試試我們新進的乙醇汽油吧。”
“乙醇汽油?”程田農眉頭一皺,連連擺手,“算了算了,那玩意兒不行。沒勁兒,還傷發動機,跑起來肉得很。”
這是所有老司機對乙醇汽油的普遍印象。
雖然便宜幾毛錢,但駕駛體驗差,長期來看得不償失。
小李卻笑了:“程哥,此一時彼一時。我們這次進的這批乙醇汽油,可不一樣!是那個‘豐收農場’旗下的能源公司生產的,聽說技術特彆牛。你聞聞,一點刺鼻的味兒都沒有。”
“豐收農場?”程田農愣了一下,這個名字他可太熟了。
他老婆前段時間就天天念叨,說豐收農場的什麼“黃金黎明”玉米好吃得不得了,可惜根本搶不到。
“而且啊,”小李繼續誘惑道,“這油,不僅品質好,價格還比92的便宜五毛錢一升呢!我們站長自己都加了,說好得不得了。好多回頭客都點名要加這個。”
便宜五毛錢!這個誘惑力可就大了。
程田農算了一筆賬,他一天差不多要用掉半箱油,一個月下來,能省下好幾百塊錢。
“行,那就試試。”他最終還是被說動了,“先給我加200塊錢的,我跑跑看。”
加完油,程田農將車開上了路。
一開始,他還有些提心吊膽,腳踩油門的力度都小心翼翼的。
但很快,他就察覺到了不同。
首先是動力。
他預想中那種“肉”的感覺,完全沒有出現!
相反,他感覺自己的這輛老捷達,仿佛年輕了好幾歲。
輕點油門,車子的響應異常靈敏,提速順暢絲滑,甚至比他之前加的純汽油感覺還要有勁兒!
尤其是在上高架橋的爬坡路段,以前需要深踩油門才能維持的速度,現在輕輕鬆鬆就上去了,發動機的嘶吼聲都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