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土生土長的匾家村村民,我對村子裡基本情況很了解。
匾家村主要的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嚴重,而年輕人又不願回村裡,使得整個村子都死氣沉沉,沒有了往日的朝氣,這是我所不願看到的。
想要改善村子的方法,不是依靠錢,也不是依靠外來的力量……
而是內部的革新。
因此,我願意承包匾家村的一切婚喪生育。
婚:落戶匾家村,新人雙方第一次結婚時,我將給予三百元的補貼支持1959年人均月工資44元),以此來帶動更多的年輕人,落戶匾家村,年輕人是希望!
喪:村中人,由我承辦白事,一切的白事席麵,鼓匠費用……由我全部補貼,老人是村中大多數,他們的離去,。
生育:新人每生一個孩子,可以領到二百元的養育費,孩子是未來!
我相信這樣的扶貧計劃,不出十年,匾家村一定會變成欣欣向榮的一番景象!隻要人們努力生活,日子總會越過越好!偉人說過……好日子是奮鬥出來的!!
於1959.5.4,劉德寶。
林墨看著這篇初始計劃,從字裡行間,他都能感受到劉德寶滿滿的激動和興奮,飽含著對故土的熱愛與期待。
他發達了,他想要改善自己的家鄉,想要改變自己貧瘠的故土,他躊躇滿誌!試圖在這片貧瘠的土壤下,開出燦爛的花來!
林墨繼續往下看——
我的計劃成功了!
當我落實了相關的計劃後,村中很多在外漂泊的年輕人,都重新回到了匾家村,甚至很多隔壁村的人,也都來匾家村落戶了!
匾家村再度人丁興旺起來!
村子裡的婚事越來越多了!光是這個月我掏出的補貼就有四千多,一個月有十幾對新人結婚!
村子要好起來了!
於1959.6.8,劉德寶。
……
大喜事!
村裡的新人們生孩子了!我特意回匾家村看了一趟!孩子們都白白胖胖的很健康!看著那些可愛的寶寶們,就像看到農田的莊稼在茁壯的成長!
我的計劃終於讓這個村子煥然一新了!
村長宋勇強今天找我,想要在村子裡給我立廟!
這種能讓祖上榮光的事,我實在無法拒絕,厚著臉皮答應了。
不過整的挺尷尬,村民們要給我立廟,但是他們卻都沒錢,我知道匾家村的情況,這些錢我也不在乎,我來掏錢,讓村民們幫助修建。
我讓師傅建造時,順帶建造一個地窖,裡麵填滿了糧食臘肉之類的東西。
這是我給村民們的驚喜!
如今大饑荒年代,這些食物就是留給他們救命用的,不過我希望永遠也用不上。
於1960.5.19,劉德寶。
……
廟宇修建好了,我回到村子舉辦揭匾儀式。
善廟這個詞真好,我也算讓祖上榮光了!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前幾個月在村裡看過的那幾個孩子,竟然不見了,村長說這些孩子營養不良早夭了,我心中又痛苦又自責,扶貧工作還是沒做到位。
因此,我在揭匾的時,向村民們保證,生小孩再多給一百塊的養育費!
我心中很難過,我覺得我不配立廟……
於1960.8.20,劉德寶。
……
四十多個新生兒,在短短幾個月全都早夭了?這怎麼可能!
當我再度回到匾家村後,一個嬰兒都看不見了,那些孩子出生時,我都基本上見過,全都白白胖胖的,感覺他們很健康,可他們竟然全死了?
三百塊的養育補貼還不夠嗎?
這可是很多人將近一年的工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