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的最後一縷殘霞,如同熔金般掙紮著,試圖穿透新科羅納多城那直插雲霄的摩天巨構群。然而,這微弱的光輝很快便被無儘的鋼鐵與玻璃組成的叢林鯨吞,隻留下城市深處被吞噬的最後一道金色餘韻,宣告著白晝的徹底終結。
新科羅納多城,此刻正以一種宏大而冰冷的姿態,將工業的粗獷與科幻的精致糅合,奏響一曲震撼人心的交響樂章。在暮色漸濃的天幕下,那些巨型建築群的輪廓變得愈發鋒銳,它們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樓宇,更像是從地表拔地而起的巨大芯片,其錯綜複雜的線路仿佛刻在立麵之上;又或是扭曲盤旋的金屬脊椎,支撐起一個龐大而無機體的文明;它們更是沉默矗立的泰坦,以無法撼動的威嚴俯瞰著芸芸眾生,它們的基座深深紮根於城市的血脈之中,而頂端則沒入紫紅色的天際線。
隨著夜幕降臨,這些建築的冰冷外牆也從白日的沉寂中緩緩蘇醒,宛如被注入生命力的活體。巨大的全息投影廣告,如同蟄伏千年的巨龍猛然睜開雙眼,在每一寸可用的樓體表麵流動、閃爍,釋放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
無論是未來概念的機械義肢,宣稱能修複一切疾患的尖端醫療保健產品,亦或是擁有百萬追隨者的虛擬偶像,它們都以令人窒息的尺寸被投射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無孔不入。這些人工光源徹底取代了黯淡的自然光,將整座城市染成了霓虹、品紅與賽博藍交織的混合色調,光影變幻間,仿佛城市本身也成為了一個巨大的、不斷跳動的數字生命體。
在這座未來都會中,高效的公共交通網絡成為了維係其運轉的血脈。地下深處的磁懸浮地鐵與地麵上高速穿梭的路麵有軌電車構成了城市的基礎動脈。而對於追求速度與效率的居民,空中輕軌和低空飛艇則提供了更為便捷的立體交通選擇。
夜空中,成群結隊的無人飛艇排成長龍,它們的尾燈在漆黑中勾勒出一條條流光溢彩的河流,在層層疊疊的空中航道上無聲地滑行,如同空中漂浮的星辰軌跡。
空中輕軌則像一道道發光的子彈,在半開放的透明管道中呼嘯而過,將城市的各個功能區域——從繁華的安納隆消費區)到北島區老城區)——緊密而高效地串聯起來,每一次穿梭都伴隨著能量流動的低沉嗡鳴,提醒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這是一座永不停歇的機器都市。
在城市的東南側,聖安東尼奧工業區那標誌性的巨型冷卻塔依然不倦地向著紫紅色的夜空噴吐著磅礴的白色蒸汽。這些蒸汽在地麵霓虹燈的映照下,呈現出迷幻而斑斕的色彩,仿佛是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呼吸,每一次吐納都伴隨著巨大的生產力,維持著新科羅納多城跳動不息的心臟。這裡是城市財富的源泉,也是其冰冷美學最直接的展現。
韋德此刻正隻身立於一座專為他在核心區“通用原子國際”辦公室配套的空中花園裡。這座花園被巧妙地設計成一個建造於摩天樓頂層的綠洲,與下方賽博朋克風格的城市形成鮮明對比。他站在花園的雕花護欄邊,任由黃昏最後那稀薄的餘韻輕柔地拂過他的肩頭,感受著一絲轉瞬即逝的寧靜。
俯瞰腳下,這座由他一手締造的新科羅納多最大企業摩天樓,如同一個巨大的神經中樞,而以其為核心,無數在國際社會上享有盛名的企業如眾星拱月般受邀入駐,共同構築了這座城市的經濟帝國。他眼中倒映著萬家燈火,心中湧動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掌控感,這不僅僅是一座城市,更是他意誌的延伸。
在韋德的視線下方,一艘艘飄浮在空中的觀光遊艇正沿著預設的航線,緩慢而優雅地穿梭於各個城區之間。它們船身外層的巨大顯示屏實時滾動著當前的時區信息——2029年7月4日。這個看似普通的日期,在新科羅納多城這片資本與科技交織的土地上,或許預示著一個新的“獨立日”,一個由企業主導而非國家主導的時代正在悄然降臨。
僅僅經過兩年多的發展與建設,新科羅納多城便已從一個新興的規劃區,一躍成為北美洲西海岸最為璀璨奪目的“明珠”之一。這得益於其對全球資本勢力所采取的極其寬鬆,甚至近乎縱容的政策,以及由本土高興科技所提供的顛覆性技術加持。
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吸引了無數頗具實力與規模的國際頂尖公司,如饑似渴地選擇在此紮根,尋求在舊秩序崩塌後的新世界中占據一席之地。它們在這裡找到了規避舊有法律壁壘、最大化利潤的自由沃土,將新科羅納多塑造成了一個全球性的、超國家層麵的商業飛地。
而就在一年前,籠罩北美大陸長達三年的內戰陰影,終於暫時告一段落。衝突中的兩大主要勢力——加州共和國與新美利堅,在耗儘了彼此的元氣後,終於選擇暫時罷戰息兵、偃旗息鼓。
雙方匆匆簽署了一份停戰協議,並以實際控製區為分界線,各自後退十公裡,劃定了一片非軍事化區域。這場曠日持久的衝突,已然消耗了雙方天文數字般的資源與寶貴的人力,繼續鏖戰下去,隻會淪落到兩敗俱傷、最終為第三方勢力作嫁衣裳的境地,這是任何一方都不願看到的結果。戰火雖暫時平息,但空氣中彌漫的,仍是硝煙散儘後,那難以愈合的傷痕以及蠢蠢欲動的暗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因從這場泥沼般的內戰中艱難脫身,加州共和國背後的“主動派”終於能將他們焦灼的目光,投向新科羅納多這座由“服從派”暗中發展起來的飛地。主動派心知肚明,他們不僅未能在北美內戰中撈到任何實質性的便宜,反而蒙受了巨大損失,更令人痛心的是,連他們在中東地區唯一苦心經營多年的戰略要地——以色列,也未能保住。這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不僅是軍事上的,更是地緣政治上的潰敗。
如今的中東局勢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劇變。約旦河西岸的西側,曾經的以色列土地,在遭受了毀滅性的核汙染與連綿不絕的戰火洗禮後,巴勒斯坦國已然在廢墟之上重新建立。然而,這場“重生”伴隨的是大規模的人道災難,海量的難民如潮水般湧出,穿越邊境,湧入歐洲大陸,引發了新一輪、規模空前的難民危機,對歐洲的社會穩定和經濟造成了巨大衝擊。
麵對這股洶湧而來的難民潮,剛剛完成連任的“新歐盟”元首埃裡希,毫不猶豫地展現出其一貫的鐵腕作風。他以強硬姿態回應了所有難民入境的請求,同時以雷霆手段,毫不留情地懲治了國內所有公開要求開放邊境、容納難民的民間組織或非政府組織。
隸屬於新歐盟的ecs歐洲快速反應部隊),以“擾亂國家秩序”以及“損害國家根本利益”為冠冕堂皇的理由,將這些所謂的“煽動分子”統統逮捕,並送入邊遠地區的監獄進行強製勞動。在這場殘酷的政治清洗背後,不乏有“抵抗派”理事的暗中出手,他們與埃裡希的強硬立場不謀而合,共同維護著新歐盟的“穩定”與“純粹”。
因此,韋德對此刻北美主動派的困境與需求有著清醒而深刻的認知。他深知,元氣大傷的主動派此刻急需彌補戰爭帶來的空虛,而新科羅納多城幾乎可以滿足他們的一切所需。無論是尖端的軍用科技,足以扭轉戰局的戰略資源,還是能夠迅速重建力量的財富,韋德都能夠依靠他在這座城市中編織的、四通八達的企業關係網輕易弄到手。
更重要的是,所有這些交易都將不會受到任何傳統法律體係的監管和約束。因為在這座由資本堆砌的城市裡,那些盤根錯節的跨國企業本身,就是這座城市最高、也是唯一有效的規矩。韋德,作為這個龐大體係的核心,深諳其道,也樂於利用這套規則,將新科羅納多打造成一個不受任何外部力量束縛的獨立王國,一個為權力與財富服務的終極舞台。
喜歡地球不屈:混沌秩序請大家收藏:()地球不屈:混沌秩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