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第十四區,蒙蘇裡互助研究所。
這座低調而莊嚴的灰白色建築,靜默地矗立在城市錯綜複雜的神經末梢。這不是一座尋常的醫院,儘管其門楣上掛著“綜合醫療與生物技術服務”的牌匾,但在“抵抗派”的內部,它更像是一座高科技的聖殿,一座集結了頂尖生物技術與私立醫療資源的核心研究機構,其對外提供醫療服務的業務,不過是掩蓋其真正目的的薄紗。
護送加拉格與米洛什抵達此處的士兵們,在確認目標無誤,且這片區域的外部監控網絡正在正常運作後,便如幽靈般悄然與二人道彆,融入了巴黎夜色深處的陰影。
蒙蘇裡研究所的大堂,設計風格簡約而極致,冷冽的灰色調與金屬質感的線條勾勒出一種未來主義的禁欲美感。負責前台、身著一塵不染白大褂的女員工,在看到加拉格的身影出現在自動感應門後,臉上立刻綻放出職業化的、卻又帶著幾分真摯熱情的笑容。
她主動開口,聲音甜美而清晰,帶著一種被精心訓練過的專業:“加拉格理事,您終於來了!我們已經恭候多時。您身邊這位,想必就是米洛什先生吧?很高興見到又一位隱退的理事願意重新回歸組織。您看,是否需要我立刻為您安排與林森博士的會晤?”她的語調中帶著一絲期待,仿佛米洛什的到來,是某種重要儀式的開始。
“求之不得,感謝!”加拉拉格略顯疲憊地回應道,聲音中帶著長途跋涉後的沙啞。他揉了揉眉心,似乎想驅散連日奔波帶來的倦怠。女前台隨即在麵前一塊懸浮的透明電子屏幕上,靈活地比劃著。她的手指在數據流中輕盈跳躍,顯然是在嘗試接通那位林森博士的私人辦公室,並向他傳達兩位貴賓抵達的消息。屏幕上閃爍著綠色的連接指示燈,預示著指令正在迅速傳輸。
米洛什站在一旁,那隻由精密合金與仿生肌腱構築的左臂假肢,此刻正無意識地支撐在冰冷的台麵上。他銳利的目光如同掃描儀般打量著醫院大廳的每一個角落。這裡的裝修風格雖然簡約樸素,甚至帶著一絲空曠,但其材質考究,細節之處無不透露著科技與高效。偌大的大堂竟沒有一個病患,往來隻有偶爾輕微“嘶嘶”聲的保潔機器人經過,仿佛是某個自動化係統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整個空間安靜得令人感到一種莫名的後怕與壓抑,沒有普通醫院的嘈雜,沒有病患的呻吟,隻有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以及一種難以言喻的沉寂,仿佛這裡並非治病救人的場所,而是某種更深層、更隱秘的機構。
“很顯然,我不是第一個回歸並來到這裡的隱退者。”米洛什的身體微微傾斜,麵向加拉格,聲音低沉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他們也和我一樣是接受你們生物科技改造的人,是嗎?”
加拉格苦笑一聲,搖了搖頭:“老實說,米洛什,其實我也不太清楚他們的具體情況。我與他們並不是很熟,組織給我派發的任務,我隻需要完成任務即可,很少過問這些細節。”他頓了頓,眼神忽然變得深邃,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情,“隻有你是意外,米洛什。你與他們不同,我們......是老相識了,不是嗎?”
他將問題巧妙地重新拋回給了米洛什,那份直白的情感表達,在這冰冷高效的機構中顯得有些突兀,讓米洛什那顆早已習慣了冷漠與疏離的心,顯得有些不太適應。他眉宇間閃過一絲微不可察的僵硬,隨即恢複了那份慣有的冷峻。
“那你最好祈禱所謂的‘義體科技’真的有用。”米洛什沒有正麵回應加拉格的情感攻勢,隻是輕描淡寫地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和對未知的審慎。他經曆過太多,自然對任何“奇跡”都抱有天然的懷疑。
“請放心,加拉格理事不需要為此進行任何基於心理作用的自我安慰。”
一個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男性聲音突然從他們身後傳來,打斷了兩人的對話。米洛什和加拉格應聲轉頭望去。說話之人是一個同樣身著白大褂的男子,但他那筆挺的身姿、一絲不苟的發型以及那雙在金絲眼鏡後閃爍著精明光芒的眼睛,都讓他舉止投足間完全沒有一個傳統醫生那種溫和與關切的模樣。他更像是一位企業高管,或者說,一位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天才研究員。
“米洛什,這位就是林森博士了。”加拉格立刻開口介紹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對這位科研巨擘的尊敬,“他是我們‘抵抗派’內科研部門的重磅角色,主導並推動著‘義體技術’這一大科研方向的突破性進展,是這項技術的靈魂人物。”
可預想中二人互相禮貌握手招呼的畫麵卻並沒有出現。米洛什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眼神中帶著一絲審視。林森博士也並沒有伸出手,他隻是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笑意,那笑容中帶著幾分洞悉人心的狡黠,便繼續開口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看過你的詳細資料,米洛什先生,包括你那份令人印象深刻的作戰履曆,以及關於列支敦士登事件的全部報告。很高興我們都沒有對他人握手招呼的習慣,這可以給我們省下不少不必要的社交時間,直奔主題,效率優先。請跟我來吧。”他的話語簡潔而直接,絲毫沒有客套,仿佛他早已看透了米洛什內心的所有防備與不適。
三人隨即搭乘大堂一側的透明電梯,電梯內部光潔如鏡,在啟動時幾乎沒有任何聲音,平穩而迅速地拔高,直達蒙蘇裡研究所的生物技術部門。此時已臨近深夜,整個研究區域顯得異常安靜,見不到多少科研人員還停留在這裡,隻有走廊儘頭偶爾閃爍的指示燈,顯示著某些實驗仍在進行。
然而,當米洛什路過那些帶有透明玻璃幕牆的實驗室時,他還是被眼前所見的一切深深震撼。僅隔著一塊高強度玻璃,他便能清晰地看到內部陳列著的高精尖義體。
從懸浮在培養液中、脈絡清晰、栩栩如生的各式各樣的人類四肢義體,如同藝術品般靜靜等待著被賦予生命;到製作精密的實驗性仿生脊柱,其微型神經接口和液態金屬關節閃爍著幽藍的光芒,預示著對人體核心骨架的完美替代;再到那些集成了無數微型傳感器的可植入式義眼,它們所展現的視覺能力,或許早已超越了人類肉眼的極限。
這些令人目眩神迷的科技奇跡,無一不在無聲地論述著一個殘酷而又充滿希望的事實:人類即將邁入一個什麼樣的新時代——一個肉體不再是桎梏,生命可以被重塑,甚至被超越的時代。米洛什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這股力量的敬畏,也有對自己過往傷痛的複雜回憶。
穿過幾條同樣寂靜的走廊,三人最終來到了林森博士的私人辦公室。這裡環境整潔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幾乎可以說是一塵不染,每一件物品都擺放得近乎神經質一般一絲不苟,仿佛經過精確計算。
辦公室被巧妙地分割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域:一個是林森處理日常事務的辦公區,這裡擺放著幾塊巨大的全息顯示屏,以及一張簡約的金屬辦公桌,桌上沒有任何多餘的雜物,隻有一台超薄的個人終端,所有待處理的文件都被擺放的整整齊齊,沒有一點突兀。
另一邊,則是一個專門鋪設了無菌地磚、牆麵潔白無瑕,且安置有各種米洛什看不懂的高科技儀器與設備的“研究區”。那些儀器的形狀獨特,散發著微弱的嗡鳴聲和幽藍色的光芒,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臭氧和金屬味,昭示著這裡是尖端科技的秘密試驗場。
“歡迎來到我的‘傑作之間’,米洛什先生。”林森博士輕描淡寫地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自傲,仿佛這裡是他的私人博物館。他擺了擺手,示意米洛什在辦公區的一張人體工學椅上落座。
隨後,他從自己辦公桌的一個隱蔽抽屜中,精確地取出了幾份包裹在透明密封袋中的紙質文件。在這樣一個高度電子化的時代,紙質文件的出現顯得有些反常,或許是為了保密,或許是為了某種儀式感。他動作優雅而精準地將這些文件一一整理好,然後平整地擺到了米洛什的麵前。
米洛什的目光從那些令人費解的設備上收回,落在那幾份出人意料的紙質文件上。他掃了一眼文件封麵上那模糊不清的標題,眉頭微蹙,疑惑地問道:
“這些是什麼?我不是來接受你的義體植入手術的嗎?”米洛什掃了一眼紙質文件上的內容,有些疑惑的問道。
喜歡地球不屈:混沌秩序請大家收藏:()地球不屈:混沌秩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