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執行者,究竟應該相信哪一本筆記呢。
如果相信黑色筆記,那麼“病人”很可能是被鬼附身,因此,才會變成“精神病人”,鬼的影響扭曲了他的意識,所以才會表現出一係列反常的舉動。
如果相信紅色筆記,那麼地下室的“病人”其實才是正常人,被鬼附身的其實是父母,而“病人”因為覺察到了父母的異常,才會被當做精神病人關進了地下室。
等一下……
突然之間想到了什麼,顧離的神色,一下子變得有些凝重。
在這次任務中,“病人”的父母,也就是彆墅的主人,實際上隻是作為事件的背景,存在於信件和筆記的描述上,而並沒有真正出現在任務中。
按照趙政和的說法,每次冥霧任務之中,都至少有一隻“鬼物”出現,成為執行者的噩夢。
那麼,這次任務的“鬼”又在什麼地方呢。
如果相信黑色筆記,那麼地下室的那個不明情況的“病人”,很明顯就是任務中的鬼,幽白的手臂,詭異的黑暗,封閉的環境,一切看起來,都暗喻著極度的危險。
而如果相信紅色筆記,地下室的“病人”就不可能是任務中的“鬼物”,那麼真正鬼物又隱藏在什麼地方呢。
光頭大漢和劉曉雯的“失蹤”,肯定是受到這隻鬼的襲擊,如果“鬼”不是地下室的“病人”,它又是通過什麼方式來襲擊執行者的呢。
難道彆墅裡還有另一隻隱藏的鬼?
顧離隱隱約約地感覺到,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解釋。
趙政和說過,這次任務的新人比較多,冥霧空間不可能設置過高的難度。
答案也許仍然在兩本筆記中。
突然之間,顧離的目光,落到了其中一段話上。
所以……難道是這樣?
他還清晰地記得,這次任務,提示的執行者是“七人”。
但是,任務並沒有表明,所謂的執行者,究竟是哪七個人。是因為進入彆墅的人數剛好七個人,所以他們想當然地默認為這七個人,都是任務的執行者。
但實際上,在這座作為任務空間的彆墅之中,如果算上地下室的“病人”,這個任務之中,一共存在有八個人。
假設執行者的數量是七人,另外一人是鬼,那麼仍然滿足任務說明。
執行者的七人,就是一起進入彆墅的人,隻是他們先入為主的想法。
但實際上,真相卻未必是這樣。
一起進入彆墅的七個人,未必全都是執行者,其中也可能有鬼混在其中。
如果地下室的“病人”真正的身份是“執行者”,那麼進入彆墅的七人之中,就必然有一人真正的身份是“鬼”。
“李堅,你在想什麼。”趙政和突然之間的詢問,將顧離的思緒拉回到現實。
“我在想……冥霧空間中的鬼物,究竟是無知無覺,隻憑殺戮本能行動,還是像人一樣,也會設計,會偽裝,或者隱藏在人的內心深處,隻會在某些時候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