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雪最早想的是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在華國實施自己的專利法。
在她看來華國早晚得和世界掛鉤,宜早不宜遲。
其實沈若雪的想法沒有問題,但她忽略了現在獨有的製度,也就是說太天真了。
和祖父聊過之後,這個想法破滅了,但這次回來後,教員對她進行表彰的時候,她還是沒忍住,把自己退一步的想法表述出來。
第一是先賣出一部分名貴的中藥材,以解燃眉之急,也就說儘可能的多還一些錢,也能緩解國內的壓力。
第二就是利用香江這個橋頭堡,在香江進行注冊中成藥的專利,之後內陸進行生產。
最後利用香江的優勢,從安南和暹羅采購糧食。
教員並不是一個死板的人,他當時答應考慮考慮,沒想到幾天後這個議題居然通過了。
因為這是私下裡的交易,並不能通過官方部門,所以以科院為定點單位,輻射到地方。
由供銷社等地方單位來收購,交於科院,其中一部分原材料留作研究使用,大部分出售。
之所以選擇科院,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韓如瑜。
她的港古院在頂層人物那裡並不是什麼秘密,有些時候也會進行一些私下裡的交易。
當然都是天門裡報備過的,隻不過以前不成規模,現在要大規模的運行。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華國太窮了,百姓太苦了!
這些事目前是不能公布的,但有些事是可以說的。
沈若雪繼續之前的話題說道,
“李四麟同誌說,儘管鬼子搶了我們很多秘方,但中藥咱們才是祖宗,話糙理不糙。
我在這懇請各位,以現有的方子為主,研發出藥效更好的中成藥,儘可能不要一藥一方,而是更多的普遍性。”
其實這中成藥早就有,曆史悠久。並不是沈若雪第一個提出來的,但科院有自己強大的優勢。
那就是秘方,說到這秘方不得不提一個華國最大的中藥企業,同某堂。
彆看後世對他們生產的藥讚不絕口,藥效非凡,在中藥企業裡也是最出名的。
可是在這個時期,樂家可是被所有中醫唾棄,甚至憎恨,前幾年的獻方就是他們家搞出來的。
這讓很多中醫大家逼不得已將很多秘方獻出來,當然這裡麵事情就太多太多了,估計一本書都寫不完。
但就是因為這個,科院手中掌控的秘方數不勝數,可惜研究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
而且說實話科院下屬的三個研究所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成果,這裡麵有各自為戰的原因,也有所謂中醫門派的鬥爭,更有財物匱乏的原因。
沈若雪的意思很簡單,就是集中所有力量,對某一兩個秘方進行研究,研發出最適合出口的中成藥。
當然出口兩個字她沒有說,這次出去做事回來後,沈若雪的政治敏感度也有所增加。
這個事情其實韓如瑜知道,但她也不在意,成功也好,失敗也罷對於她沒有什麼影響。
沈若雪說出這個,就是一個目的,那就是集中大家的思想,谘詢大家以研發什麼藥為主。
這個就真的需要慎重了,科院彆看比其他單位要富裕的多,可研發這種事很難說的。
成功了還好,失敗了的話那在這個時代就是糟踐錢了。
即便是韓如瑜,沈若雪這樣的人也很難承擔這個責任,所以必須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