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啊,李四麟走了一圈終於見到一個五十來歲的阿姨背著一個大箱子。
這是賣冰棍的,他如同見了救命稻草一般飛奔過去,
“大嬸,給拿五根冰棍。”
見了這箱子李四麟的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可是沒想到這大嬸一攤手,笑嘻嘻的說道,
“小夥子,賣光了。”
什麼叫欲哭無淚,眼下李四麟就是這個心情,這年頭賣冰棍的人不多,而且絕大多數隻有北冰洋這一個牌子。
牛奶味的五分錢,普通甜味的三分錢,一般賣貨的都是北冰洋工廠裡的人家屬。
“這麼快就賣光了。”
他心情沮喪,眼下天太熱了,大嬸和他都躲在陰涼地,李四麟隨口問了一句。
大嬸貨都賣光了心情很開心,苦一點熱一點算什麼,賺幾毛錢也是錢啊。
“嗨,今個天熱的邪乎,那自然賣得快了。”
也是,“大嬸,這麼偏怎麼跑這來賣啊。”
這周邊真的不算繁華,雖然也算內城但人流量不大,尤其是這條路更是如此。
“我從蘇國教堂那邊過來的,你也知道那些老毛子有錢。”
這話沒錯,老毛子賺得多,而且國內的消費對於他們而言真的不算什麼。
大嬸看李四麟熱的直冒汗,也有點心疼,
“早知道能碰到你就給你留幾根了,剛才在東揚威胡同還剩下五根呢,有個傻小子全買走了。”
“是嗎,那你這今天不錯。。傻小子。”
李四麟停滯了一下,東揚威胡同就在蘇國教堂東側,北新倉的北側,那邊屬於東四街道的管轄範圍。
但那邊的街道治保委很尷尬,那裡有一個教堂,一個東正的總會,都是蘇國人在京城開的。
尷尬的地方就在這裡,東四街道對於蘇國人是沒有管轄權的,平日裡也儘量不和他們有任何接觸,以免有太多的麻煩。
那裡有使館區,也有小彆墅區,住的大都地位不低,韓如瑜住的就離那不遠。
當然也有幾個小胡同,住的人很多都與蘇國人有交集,平日裡治保委和工安除非是有事,否則很少去那裡。
“大嬸,你說那個傻小子是誰啊,我家有親戚在那邊住,也沒聽過有傻子啊。”
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大都喜歡聊天,東家長西家短的,她們打探的消息不一定精準,但很快,有的時候的確很有用。
“老羅家你知道不。”
這怎麼不知道,羅家在東城是個大姓,在前清時期很有名望,過了北新倉在向北,有一個起碼有四五進的大院子,就叫羅家大院2001年拆除)。
而附近多了不敢說,起碼有兩成的人都姓羅,而且都沾親帶故。
李四麟點點頭,雖然說東四街道管轄,但畢竟一路之隔,也算是熟悉。
大嬸顯得格外神秘,
“羅小會你聽說過吧。”
李四麟再次點點頭,羅小會可不是什麼好東西,彆看帶個小字可年紀不小了,起碼有六十歲。
這廝有一個本事很厲害,那就是語言天賦特彆強,彆看認識字不多,但學起語言來就特彆快。
以前當過京城飯店的領班,在那裡他學了鬼子話,蘇國話,英語更是不在話下。
憑著這個本事,在解放前混的是如魚得水,幾次更換門庭,還給鬼子當過翻譯。
這也是他外號羅小會的原因,本名叫什麼大家都記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