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麟,來了。”
李四麟也沒有板著臉,既然他答應來總局也知道這件事很重要,既然一定要做,為啥還要給人使臉色呢。
他相信調查要是有辦法的話絕對不會讓自己來的。
“侯局,好久沒見啊。”
侯局略顯尷尬,
“我知道你受傷了,也想過去看看你,但真的抽不開身。”
楊大一擺手,“都彆廢話了,侯局說事吧。”
“好!”
60年蘇國撤走,其中九成九的資料被他們自己給銷毀了,當時那航天飛機發動機的一些技術資料甚至都被對方用鹽酸給銷毀。
當時華國研發的59坦的裝甲鋼技術來自蘇國的代號603鋼技術,華國的59坦實際上是蘇國54a的仿製品。
而現在我國的59坦整體技術水平也就是蘇國54a的七成左右,而現在蘇國最新的62已經投入使用。
“我國在蘇國的情報人員發回來的消息,如果現在以59坦正麵對抗54a都不是對手,更彆說62了。”
“我們找科技人員評估過後,得出一個讓人十分不甘心的數據,62可以在千米之外輕鬆的擊穿我們59坦的正麵裝甲,而我們的59坦需要靠近對方五百米左右才能造成威脅。”
這個數據李四麟並不知道,他在聽侯局說完之後也是心涼了半截。
如果說坦克手技術不行,那咱就練,可現在的數據簡直就是讓坦克手去送死。
對方能輕易的擊穿你,那隻要是控製距離不就得了。
侯局繼續說道,
“原因主要是裝甲鋼的技術代差,我們知道後一直想辦法彌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些時候真得感謝一些海外的華人,尤其是大馬那邊的,具體怎麼做的侯局沒說,也不可能說,他隻是告訴了李四麟一個結果。
“我們拿到了山特的高純度軸承鋼的技術圖紙,目前已經到了馬交澳門)!”
“如果能回到國內,裝甲鋼預計在六七年能達到54a的水平。”
山特是瑞典頂尖特種鋼材的製造商,技術實力放眼全世界也能排進前五。
說些讓華國人掃興的話,科技發展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後世有人估算過,哪怕是蘇國沒有撤離,以我國現有的基礎,還需要全麵投產,資金儲備需要超過兩億美刀,還最少需要五百名專家進行培訓。
即便如此想要達到54a裝甲鋼的同一水平,最少需要三年的時間。
聽起來讓人沮喪,但現在就是這麼一個水平,哪怕是來十個天才,也最多是縮短一點時間而已。
單單的一個裝甲鋼就暴露出我國在這個時期的科研技術薄弱到一定的程度了。
核心冶煉技術需要提升,這裡就有包括純淨鋼冶煉技術、控溫技術、軋製技術。
這還隻是一方麵。
材料、熱處理、焊接,製造工業現在都不行。
李四麟來自後世,那時候國家已經很強大了,對於這些事隻是知道很不容易。
但來到這個時間他才知道,到底有多不容易,這真的隻能用奇跡二字來形容了。
要知道中間還斷了十幾年,也就是我們用了六七十年的時間,抹平了一二百年的技術差距。
太難了!
喜歡四合院:李家逆子,屢立奇功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李家逆子,屢立奇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