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四麟最擔心的還不是他們,而是沈哥,但沈哥好像打定主意下半輩子不結婚了。
這個就真沒辦法了,這是個用情至真之人。
有些時候李四麟是真看不慣朱光美她們這群二代,這次還不是朱光美的問題,而是吳澤穎。
她也不知道從什麼途徑知道科院現在缺印刷廠了,直接搞事。
十有八九是朱光美透露了,小組雖然不至於想要討好李四麟,但上次的事情鬨得有些僵,他們想要緩和關係。
正常情況下硫磺皂的外包裝需要三道流程,首先是基材,也就是向京城建材廠申請瀝青紙,這個很簡單專項小組給解決。
最後是將紙盒成型,這個也不麻煩,現在需求量沒那麼大,從街道找一些長期沾火柴盒的婦女做就行。
這樣還能解決一部分就業,模板用木頭的暫時先代替,這就很容易了。
最麻煩的就是中間這一步,找印刷廠。
現在東城區大大小小印刷廠有七個,這裡拋去數字印刷廠,他們不接社會上的工作。
再扣除三個街道自行成立的,規模太小無法滿足需要。
那剩下就隻有四個了,其中外貿和隆福寺印刷也不行,一個三十來人,一個四十來人,這同樣無法滿足需求。
這麼算下來隻有一個新華和東單了,最初的時候李四麟想要新華,但人家肯定不乾,怎麼說也是一個近千人的大印刷廠,兼並需要的程序太多。
這麼算下來最方便的就是東單,朱光美也相中這個印刷廠了,本來已經談著呢,可吳澤穎出幺蛾子了。
這是一家公私合營的印刷廠,原本的大老板姓傅,也是首批簽署公私合營的商人之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個人的人品真的沒的說,雖然有些老古板,例如體罰工人,有門第觀念,財務上非常保守。
但過去的商人有幾個不這樣乾的,反正李四麟是沒聽說誰不這麼做的。
這隻是當時的一個習慣而已,而且要知道在他那裡退休的工人是怎麼描述他嗎?
“他罰你站,但同時他跟著你站,年底的紅包獎金一分都不少。”
要知道他簽署公私合營的時間遠比強製時間要早多了,比婁半城起碼早了半年。
而且當時公私合營也是給了他股份,但定息隻有5。
可這5裡,用於技術改造的大概占到2,這可是自費啊。
用於他自身的隻有1個點,最後兩個點全拿來給工人補貼生活。
這還隻是一方麵,解放前京大的學生印刷關於反內戰的宣傳資料,傅老隻收了成本,而且是連夜趕工。
在鬼子占領期間,拒絕印刷鬼子的傳單,也是花費了不少錢財才幸免遇難。
他有三不原則,“不拒急單,人家要真有事呢,不裁老工,哪怕是不賺錢甚至虧錢的時候,還依然養著十幾名六十歲以上的老工人,不降成本,無論什麼時候他出的印刷品永遠是質量第一。”
就這一點後世有幾個企業能做到,尤其是私人企業。
當年解放前,是他秘密印刷了我們的入城宣言,當時的晉察冀都特批保護他的財產。
反正李四麟認為這個傅老比他自己要高尚很多,他肯定做不到像人家這樣。
但是。。
喜歡四合院:李家逆子,屢立奇功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李家逆子,屢立奇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