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硫磺皂第一天上架,李四麟一共準備了兩萬塊,根據估計這應該是半個月的數量。
其實他們最早定價是三毛五分錢,可上麵商量了之後覺得利潤太高了。
畢竟現在是計劃經濟,而且經濟剛剛複蘇,考慮現在普通的香皂一塊是兩毛八,所以最後決定定為三毛錢。
這個其實也無所謂,本來就沒指望能賺多少錢,國營企業考慮利潤是在八十年代後期。
而且說實話,一塊扣去成本一毛,包裝以及工人工資一毛五,出廠價兩毛五,一塊還能賺五分錢呢。
這個利潤不低了。
李四麟和化工部門的人在聊天的時候,不止一次聽那些專家們說,科技水平真的太重要了。
早在幾年前京城就試圖製造硫磺皂,在最緊缺的時候這玩意可是需要到醫院裡開處方的。
可是試製了幾次都不太成功,哪怕是魔都產的也有各種問題,京城就更彆說了。
甚至出現大麵積退貨,到最後隻能僅限於工業使用。
但這個技術對於科院而言並非難事,原因就一個他們有錢。
而且科院還有很多海外歸來人士,這時候的海歸是真挺牛逼的,而且也是真心實意的做事。
科院有錢,他們有自己的關係,通過各種不合法的手段從海外拿回來不少的最新技術和設備。
盧院不在乎錢,那種最新的期刊,他是能買多少買多少。
這幾年科院從保健品和化妝品賺得那些錢裡可是有10的留存,到現在基本都花了。
就是全買技術和設備了,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
要知道生物研究和化工的研究不僅能掛上鉤,而且可以算是一個高度交叉的科學領域。
這年頭的技術人員也比較務實,不是提出一個項目騙取一大筆資金,之後出幾個ppt,寫幾篇文章的那一種。
現在的技術人員是國家需要什麼,他們就研究什麼,也許沒有那麼長遠的前瞻性。
但起碼他們知道現在什麼是最缺的。
前瞻性的研究還是放一放吧,起碼國家在安全得到保障,還不缺錢,老百姓在衣食無憂後才考慮。
“李處,第一天的統計數字出來了,兩千七百塊。”
聽到數字蒞臨狠狠的攥了一下拳頭,看來上麵還是考慮的比他周全。
彆看僅僅是便宜了五分錢,可當時的雞蛋才五毛錢一斤啊。
現在製約的隻有硫磺了,估計上麵也在積極想辦法。據他所知,在陳麗春的協助下,華國和高盧已經進入秘密協商。
因為沒有徹底建交,想通過明麵上進口是很困難的,但可以借助高盧的關係,從其他國家進口一些物資。
這裡麵硫磺就列為首要物資,而當時北非也是硫磺的主要產地之一。
那可是高盧雞的傳統地盤。
不過估計想要徹底談妥,最起碼得到年底了,好在現在上麵給的原料還能勉強夠用。
但要等烽台那邊的廠子建成之後,數量肯定是不夠的,隻能等著進口了。
李四麟也沒想到,蘇館現在居然如此猖獗。
調查本來想調動李四麟,但沒敢,也是知道他現在的工作重心在工廠上。
缺錢搞錢,這一下子光表麵上的就業人數就增加了好幾千,如果算上連帶產業的人員,起碼在十幾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