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東西肯定是介於兩者之間的,那還是放在新廠生產啊,的確是可以增加就業和創彙,但對於舊廠而言沒有任何的意義。
就在他焦頭爛額之際,韓如瑜派人送來了兩個方子。
一個是一種膏藥,主要成分是鹿胎盤,丹參冰片雪蓮花,主要功能溫經止痛暖宮,其實就是針對女性特殊時期的一種膏藥,按照韓如瑜的話說就是止痛效果特彆好,基本上貼上之後用不了半小時就能起作用。
另一個叫天鳳丹,主治女性月經不調,身體乏力補氣養血,甚至還有一點美容的作用。
說白了就是加強版的烏雞白鳳丸。
李四麟真心的感覺吃軟飯的滋味是真好啊,不過他還是和韓如瑜溝通了一下。
這彆是韓家的傳家方子,要是這樣的話李四麟還真的想一想是否合適。
電話裡韓如瑜格外的懶散,那種帶著一絲清冷和慵懶的聲音讓人有些沉迷其中。
這娘們年紀可不小了,記得李四麟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是六年前,如今這六年的時間一晃而過,但從韓如瑜的臉上和身體上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變化。
記住是任何的變化都沒有,包括任何的位置,就連李四麟也都成熟了很多,可她真的是讓人無語,估計再有十年八年也是這個樣子吧。
“放心吧,這兩個方子都是從古籍中找出來的。”
韓如瑜將事情娓娓道來,真的挺讓李四麟感慨的,人要是到了一定層次之後,很多東西都是唾手可得。
第二個方子天鳳丹是韓如瑜從大明時期的古籍中得到的,創造這個方子的人叫談允賢,是華國四大女性名醫之一,明朝人。
後世人對於這個名字大概是不熟悉的,如果說到一部電視劇叫《女醫明妃傳》應該知道的人更多。
談允賢就是電視劇女主角譚允賢的原型之一,彆的不說就說這位名醫在那個年代活到了九十六歲才無疾而終,就足以證明她最擅長的就是女性身體保養。
談允賢所著的《女醫雜言》,是華國較早成書的個人醫案之一,她尤其擅長治療女性習慣性流產,經痛,以及女性保養。
而且她本就是名門望族出身,也經常去宮內為貴妃之類的女性診治。
這個天鳳丹其實就是當時她給宮中貴女所開的方子,專門用來保養。
而第一個方子才是真的顯示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那位知道韓如瑜無心政治,醉心醫術,所以命令她的屬下在整個華國給她找古方。
這個方子就是從晉省一個西漢墓中挖出的竹簡上找到,並且有專人特意送到京城交到韓如瑜的手中。
聽到這個李四麟甚至有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感覺。
雖然韓如瑜喜好的是古方不是荔枝,但性質還真的有些相似。
這也足以證明那位女性的勢力著實已經很恐怖了,而且已經在逐漸的壯大。
韓如瑜拿到後第一時間找到了華國的一些曆史專家,這才知道這是華國第一個被記載的女性醫家,更是被譽為巾幗醫家第一人義妁。
義妁的祖籍就是晉省運城人,她被漢武帝招入宮中,專為皇太後治病。
當初她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給一個腹脹的人進行針灸後,將一種藥粉灑在了患者的肚臍上,之後施以藥劑治療。
而這種自製的藥粉之後經過義妁的再次研發,成為專治女性痛經等病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