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四麟知道,這個也是必須研發的,不僅是針對小兒麻痹症,而是通過對疫苗的開發能大幅度提高華國醫學的基礎研究。
未來乙肝,瘧疾等各種疾病的疫苗都會逐步開發,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需要多少錢。”
這才是最關鍵的,而此時朱所明顯有些不好意思,
“每年起碼需要二十萬刀!”
可能在後世人看來,一個研發才這麼點錢是不是和開玩笑一樣,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在五十年代末期的“601絕密計劃”,也就是研發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第一筆資金是多少嗎。
是聶帥想儘了所有辦法,才有第一筆一百萬華國幣的投資。
當然現在科院最費錢的當屬屠大姐的抗瘧疾小組了,這個花銷目前定下的消耗大概是每年六十萬刀,這還不算人員開支等等費用。
這二十萬刀在朱所看來已經很多了,尤其是需要這麼長時間,到底能不能成功也是一個未知數。
和之前的疫苗性質完全不一樣,之前的麻疹疫苗其實已經接近成功,科院的組織無非是將成功的時間提前了一些而已。
李四麟沒有廢話,哪怕是研發不成功這個錢也得給,就算是科院沒錢了,這個錢李四麟自己掏他也認。
反正他留著錢也沒用,彩兒和黃叔從裡見浦那裡除了搞了一筆錢之外,還有數量驚人的古董。
隻不過現在隻拿回來一小部分而已,其餘的需要等到這件事徹底風平浪靜之後才會拿回來。
就這些古董就足以讓李四麟下半輩子衣食無憂了,更不用說京城的這些房子。
他這個人對於物欲的要求不算太高,海鮮他不太願意吃,最愛吃的還是牛羊肉,衣服差不多就行,車能開就行。
前生他並不算窮,可依舊是去拚夕夕買衣服,一條牛仔褲三五十,一雙布鞋二三十,開的車也就是國產的。
所以他留著太多錢也沒啥用,當然他也不會無條件獻給國家,可隻要是這種研究上級真的不撥錢了,那他就自己來,多大點事啊。
多掏一些他也不會吃不上。
“好!”
當聽到李四麟同意後,朱所狠狠地攥著拳頭,這一幕其實讓李四麟心裡有點不是滋味。
這邊完事後,李四麟又去了屠大姐那邊,他無意間說道從某本古籍上看到過黃花蒿對瘧疾有奇效。
屠大姐最初還沒太在意,等到李四麟離去後她突然愣了一下。
的確李四麟對中醫的了解並不多,可韓如瑜不一樣啊,這可是中醫大家。
而且屠大姐也知道那一位對韓如瑜的依賴和信任,多次安排人給韓如瑜尋找各種古籍,甚至因為這件事還挖了不少的古墓。
韓如瑜家中的古籍據說最少數千本,而李四麟和韓如瑜的關係人儘皆知。
這說不好真的是有古籍有過記載,現在他們的研究並沒有什麼突破,所有的一切都在嘗試中,既然都是嘗試,那為什麼不試一下呢。
李四麟當然是有意而為之,他最初的打算是寧願多花點錢,也通過屠大姐這次的研究對中醫藥進行一個簡單的梳理。
可朱所的這次要求讓他改變了主意,梳理方麵現在主要是交給赤腳醫生小組來進行吧。
瘧疾可是不等人的,而且現在科院也沒有條件去耗費太多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