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何天給乾校的嶽父寫了一封信。
既然要加快速度,自然要利用起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
他就是吃軟飯的,反正是贅婿,嶽父也是父,資源不給唯一的女兒女婿用,能給誰?
向修文的速度很快,他在乾校自由度其實很高,除了要接受審查,信件電話都是可以傳遞出來的。
何天在吳主任身邊沒多久,就被縣委副書記任東要去當秘書。
何天帶著向笙直接搬到縣委家屬院居住。
“咱們縣裡的經濟發展,已經走到瓶頸期,下一步如何運作,至關重要,你們要高度重視我們的民生經濟,切實為老百姓解決溫飽問題,還有生活所需。”
任東手裡拿著秘書何天寫的演講稿,在重點位置還有標記,可以展開來講。
任副書記從未有過的舒爽絲滑,對這次會議的進度格外滿意。
縣裡幾大國營廠巨頭也覺得今天的副書記不一樣,中午休息時間,大家在縣委食堂坐在一起閒聊。
副書記就手稿上幾點不太懂的地方,低聲詢問何天,何天簡單解釋一下,飯後就在筆記本上撕下一張紙,畫柱狀圖,用縱向數據進行橫向比較。
任副書記拿到數據,條理清晰明了,還能這樣對比,不足之處一目了然。
下午的會議推進更為順利,定下的任務目標也靠譜了很多。
走到這個位置,大家都是人精,當晚就有人約何天吃飯。
何天笑著推辭,一個都不得罪。
有了何天這個好記性,任副書記如有神助,何天的工作重心也逐步轉到經濟考察,任務完成度考核等內容上。
到各廠檢查幾次,整個縣裡的經濟脈絡,都在何天的腦子裡。
下半年,何天給任副書記建議,與周邊縣城合作,拉手抱團,資源互通,先在省裡掛名。
原本各縣都把自己的經濟支柱當個寶貝捂在懷裡,隻知道跟上麵要資源,彆人來要,就想方設法拖延刁難偷工減料。
但是何天給副書記提供另一種思維方式。
先讓三兩個縣抱團,大家湊一湊,可以一起吃肉,總要到山頂,再比出個勝負,才能有搞頭。
不然菜雞互啄,自己也是一道菜而已。
任副書記對何天的想法考慮再三,最後還是決定派何天去商談這件事。
縣裡最大的經濟產業是機械零部件,最缺的就是鋼鐵。
何天找到鋼鐵廠,鋼鐵廠最缺的就是煤炭,煤炭供應方缺的自然是所有工業製品。
膠底鞋,熱水瓶,搪瓷盆,自行車,一切工業用品都要工業票,工業票難得,但是他們縣裡有啊!
何天在外麵奔波了一個半月,成功解決了本縣工廠緊缺資源,年底產量直接翻番,年底省城經濟盤點會議上,任副書記帶著何天出儘風頭。
縣裡各廠物資充沛,就能擴大生產線,由此增加了工作崗位,物資供應也豐富許多,大家購買商品的自由度更高。
何天抓住招工機會,把消息透露到公社和生產隊,楊鵬飛和董建他們,都成功得到縣城的工作機會。
楊鵬飛來縣裡工作的時候,帶上了楊思思。
倆人雖然同姓,但是並沒有血緣關係,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楊鵬飛看清自己的心意之後,就打定主意不再回去,留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