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鋪子所用的房子是徐泗過世的老娘留下的,自家用,沒有租金。
要另外開,就要再找。
何天讓徐泗問問價格,直接買下來也行。
徐泗讓人幫忙打聽了一星期,買下斜對麵不遠的一處小二層。
原先是開小飯館的,鎮上有一所中學,不少孩子不想住在校內,就在這裡二層租房,一樓吃飯。
現在放暑假了,老板就想到縣裡去開,這裡轉手,讓徐泗給撿著了。
價格從三萬二談到兩萬八,何天取了現金讓公爹拿過去。
房子直接一步到位寫了徐萬鑫的名字,這比寫徐泗的名字還讓老兩口開心。
拿到手打掃乾淨,安裝貨架的時候,吳登月就抱著大孫子去看房子,樓上樓下的跑,展示這是他們給大孫兒買的第一套房。
何天就知道,有了第一套,就會有第二套第三套。
有了之前的經驗,二店起來的又快又順利。
不僅有小商品小百貨,還有各種零食,鍋碗瓢盆,何天又去辦了煙酒證明,各村小賣部規模擴大很多,進貨也多,甚至還有彆的鎮也來拿貨。
這樣,老兩口那點養老錢,順利洗進何天的口袋,還不會讓老兩口多想。
冬天的時候,何天籌備開第三家店。
吳登月覺得有點吃力。
“小天啊,我覺得兩家已經夠了,方圓幾十裡的生意都讓咱家做了,賣的種類也齊全,還要賣啥?”
何天帶吳登月去市裡超市轉了轉。
“我滴乖乖,這一雙拖鞋,在鎮上就塊八毛的,進超市就三塊五,還有這個鋼筆,九毛變兩塊五,這也太黑心了。”
何天笑道:
“現在老百姓都能打零工掙點錢,條件好了當然就會在吃穿住行上頭舍得,給孩子也舍得,村鎮滿足不了他們的時候,他們當然會往城裡跑,到時候在村鎮買的東西就少了,還影響咱們生意,所以要與時俱進。”
吳登月一聽,就不管了。
“反正你來咱家之後,咱家生意好了十倍不止,還是你們讀書好的年輕人腦子好使,那我跟你爸就不管了,你咋說我就咋做。”
吳登月回去就說服徐泗。
三店比一店先進太多了。
不僅有家電,遊戲機,隨身聽,還有電子表,光盤,磁帶,小人書,耳機電池墨鏡等等,各式各樣的年輕人追求的潮流玩具。
三店押本錢也做多,看著不起眼的小東西,進幾百個就壓幾千塊進去,但是銷量也高,客戶忠誠度高,這樣老中青包括小孩子,全部被何天收入囊中。
過年的時候,不少年輕人在外打工回來,腦袋上架著個蛤蟆鏡,以為自己時髦,結果到鎮上一看,好東西比大城市還多,還有各種明星海報磁帶。
回家過年的年輕人腰包都鼓,沒人不帶兩張海報回去貼房間裡的。
今年徐官平是一個人回來的,吳登月忙的沒工夫看他,手裡抱著孫女,徐泗抱著孫子,老兩口在店裡監督工人開單子,配貨,在親自算賬收錢。
徐官平從沒想過自家生意都做這麼大了。
一直忙到晚上,小姨做了飯,過來帶孩子,順便喊人回家吃飯,吳登月這才招呼眾人鎖門下班。
飯桌上,吳登月先喂孩子吃蒸蛋,跟小妹吳秋月一人喂一個。
徐泗喝著小酒,逗著大孫兒樂嗬。
徐萬鑫小朋友,幾乎就是在徐泗手上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