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常年便秘,所以得了肺癌。
為了驗證這些案例的真實性,何天又在實驗室通過試驗活體小白鼠,記錄大量數據,最後才得出這一篇偏實踐類科研文獻。
這篇文章一出,不僅臨床醫學專業的老師同學引以為傲,就連中醫專業的學生和教授們都忍不住想見見何天,跟何天聊聊天。
中醫藥大學的老先生穀大夫,親自跑到金陵一院,找譚醫生預約何天的時間。
隨後在譚醫生陪同下,與何天聊了兩個小時的中西醫結合。
走到時候,穀大夫忍不住握住何天的手。
“你這個小大夫啊,年紀輕輕,就是讓我感覺醫學界前途一片光明,看到你,我就對醫學有了希望,我想好好活著,想看到你走的更遠,看到我們的中醫跟西醫並軌,重振輝煌,發揚光大。”
譚醫生笑,何天也抿唇微笑。
“穀大夫您的鼓勵如夜海明燈,引導晚輩砥礪前行,晚輩一定不負所望。”
經曆十幾年的學習打磨,何天外圓內方,會化解難題,又不失風骨。
有了這些經驗總結,譚醫生直接推薦何天去她的母校攻讀博士。
就是有一點不好,譚醫生的母校在德國,何天要開始學習德文,苦不堪言。
等她到了德國,才發現德文的痛苦才隻是開胃小菜,小菜都不算,應該是餐前小食。
三年留學生活,是何天度過最難忘的五年。
吳小芳都催何天彆讀了,直接回來結婚生子,隨便找個衛生院上上班,給人體檢體檢得了。
何天哭笑不得,無法跟她解釋。
五年,何天在德國連氣管切開術都能熟練操作,再次回到金陵,就是作為人才引進,落地解決戶口和家屬工作,獎勵二百萬還有住房,要是有子女,一並解決子女讀書問題。
可惜了,這些何天都沒有。
她每天忙的吃飯時間都沒有,男人,隻會影響她畢業的速度。
母校也特邀她作為博導,為學校工作。
在醫院,何天的掛號費三百塊,還總是搶不到,但是在學校,見到何天的入場券就是一張金陵醫科大的錄取通知書。
這時候何天已經三十三歲,彆人是5+3+3,何天是5+3+5,這幾年,何軍家兩個孩子都上小學了。
當初那個物流公司老板也改行了。
吳小芳帶完孩子,在金陵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何春山的身體也無法支持他長期開長途車。
剛好聽說老家親戚在家賣茶葉,這幾年做的很好。
吳小芳娘家可是有一片茶山的,隻是老兩口沒體力打理,隻能一股腦全摘了賣給小販,這要是回去好好侍弄,按期采摘,分品質出售,應該能賣個好價錢。
老兩口商量過後,就回家去了。
走的時候還把當初何天出了一半錢買的小房子給賣掉了。
加上何軍原先的房子也賣掉,兩套並一套,買了一套大的優質學區房,給兩個孩子讀書。
自然不可能給何天留。
好在現在的何天並不需要。
關於大伯的診所一事,在家族沒有人考上醫學專業的時候,他每天都在嚷嚷著沒有繼承人,家族晚輩不給力。
可自從何天考上醫科大,除了那次升學宴之後,大伯就沒動靜了,連何天都不願意見。
何春山兩口子隱隱有些感覺,但是不願意相信,隻能推脫是自家女兒太有出息,都能跑到德國去留學,必然是有更大的本事,那個診所配不上她了。
不過自從何天回國工作,穩定下來之後,吳小芳倒是經常給何天發信息。
總是催她回老家看看,偶爾也會催婚。
但是何天自從考上大學後,這都十五年了,再也沒回去過。
當年那個留守兒童,從賣掉麥子之後,就下決心擺脫留守兒童這個身份,再也不想回去了。
現在吳小芳跟何春山都成了空巢老人,節假日就過來跟兒女和孫子們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