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世的何天出身書香門第,從小被當做大家閨秀來培養,飽讀詩書的同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但是隨著改革的腳步推進,守舊派的辮子是越來越短,最終完全留不住了。
還好何天作為滿人,沒有裹小腳的習慣。
但是仍舊在年少時就定了一門親事。
現在這門親事也出現變故,這一年何天才十六歲,石家的大少爺石泓軒,何天的未婚夫,要出國留學。
石家二老百般阻攔,說破嘴皮子也沒用。
最後石家當家太太提議。
“你跟何天從小就訂婚,那是多年的情分,既然你一定要出去,不如先成親,把何天娶進門,我們膝下好歹有個孩子陪伴,也不孤單,你再出去留學,不然你要走,就從我們兩老不死的身上踏過去。”
石泓軒知道何天,小時候也是見過的,一聽隻要滿足這個條件就能放自己走,立馬答應下來。
這日就是專門讓兩家的媒人,張少帥的姨母沈氏來說和婚事。
何天在羅漢床上醒來,從丫鬟口中知道這件事,火速起身,穿鞋子跑到前院去。
“娘,這件事我不同意。”
沈氏見到何天,先是歡喜,隨後不解。
“怎麼了?你們也訂婚多年,成親不是早晚的事情嗎?現在石家少爺要出遠門,先把婚事給辦了,也不耽誤何小姐你。”
何天笑著跟對方行禮,盈盈一拜,端莊大氣。
“姨母,這件事本不該我一個姑娘家出麵,但是關乎到我終身大事,也關乎到兩家名聲,我就不得不失禮了。”
“哎,你是我看著長大的,從小就是個知禮數的好孩子,我有數,你有話就直說,我也不是那不講禮的人,更不是向著石家,為石家跑腿的人。”
何天淺笑。
“是,姨母對我的愛護,小女知道。”
說著,何天看看母親,又看看沈氏,緩緩開口。
“結親本就是結兩姓之好,綿延家族血脈,繁衍生息,可是我這邊嫁過去,那邊石家少爺就要出遠門,好像是讓我去衝喜當個大管家似的,大家都是體麵人,沒有這樣的道理。
依我看,不如石少爺先去,等學成歸來,再喜結良緣,錦上添花,雙喜臨門,豈不是大好事一樁?”
說的也是,眼瞅石泓軒要出遠門,偏這時候娶個媳婦丟家裡,像什麼樣子?把人姑娘當什麼了?
何家也是當地名門望族,雖然這些年有些落敗,但是總歸聲譽在的,要結親,自然要拿出誠意,三招回門,滿月回家住對月,該有的規矩一個不能少,不然就是輕視人家姑娘了。
沈氏知道了何天的意思,也不多留,更不會反對什麼,隻是傳個話,商議婚期而已,又不是退婚。
石家知道這件事,很是不高興,但是石泓軒開心了。
“不是我不想娶,人家不願意嫁,我也沒法子。
爹,娘,你們就彆多想了,與其在這耽誤時間,不如早點放我走,說不定我早就學成歸來了。”
石家父母麵麵相覷。
現在孩子要走,人家不願意在這當口嫁,實在沒法子了。
其實他們也能理解,要是自家閨女麵對這種局麵,肯定也是不樂意的,又不是家裡沒人了,到你家伺候人。
但是情理上,他們還是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實在有點不高興。
最終的結果就是先放石泓軒去留學。
他說得對,糾結也是在浪費時間,有這時間,人家早就學成歸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