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何天,跟所有八零後一樣,生在一個聚少離多的家庭。
改革開放後,大部分沒有工作的成年人,紛紛選擇下海經商。
但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通常在改開之前就已經在探索,他們趕上時代的紅利,賺的盆滿缽滿,把孩子送出國讀書甚至自己也移民生活。
成為所謂的上等人。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後期,一切就都不同了,做生意的多如牛毛,純粹薄利多銷,勤勞致富,投機的可能性小了很多。
何天的父母就是這樣的商人,忙著工作,照顧不了何天。
隻能把何天送到姨媽家寄養。
然而寄人籬下的日子,有苦難言,何天在這樣的成長環境裡,養成了沉默寡言的性子,同樣的,對父母生出又愛又恨的複雜情緒。
一直到八歲這年,姨媽出車禍受傷,姨父一個男人,照顧自家兩個孩子還好,何天已經是大姑娘,生活上難免有些不方便,何天這才被父母接到身邊。
儘管接到身邊,爸媽仍舊早出晚歸,經常神龍見首不見尾。
何天生活在老舊的居民樓裡,脖子上常年掛著鑰匙,上下學都自己一個人,中午回去還要動手熱飯菜吃。
通常是家裡有什麼就吃什麼。
常年吃剩飯,對她的身體發育影響挺大。
按理說她吃的並不好,但是因為鹽分攝入過量,膚色發黑,體格子也大,還早早就近視了,總之並不好看。
這樣的生活又過了四年,何天上初中了,長成大姑娘,而且學校距離家裡比較遠,校園內就有食堂,何天終於不用自己動手,可以在食堂吃飯了。
爸媽的事業很成功,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
爸爸是個成功的企業家,企業家跟商人的區彆,大概就在於他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形象非常正麵的人。
何天在學校都能吃到自家企業捐贈給孩子們的食物。
在十四歲之前,爸爸在何天眼裡就是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媽媽就像那堅韌的蒲草,能為爸爸打理好一切。
他們對何天這個獨生女,可謂給足了愛護,雖然回家相處的時間不多,但是何天知道自己是被愛著的,前所未有的幸福。
然而,在十四歲這一年的暑假,何天從學校回來。
放假了,她有一個暑假的時間可以跟爸爸媽媽相處,可是到家後才發現,一切都變了。
忙著學校考試,她已經兩周沒回家,如今家裡東西淩亂,灰塵厚厚的一層,媽媽不見了,爸爸在單位不肯回來。
何天跑到爸爸工廠去,就見一個女秘書跟在爸爸身邊有說有笑,關係親密,看著就跟彆的女同事不一樣。
何天打骨子裡生出濃濃的不適感,衝上去質問父親。
“爸爸,我媽媽呢?為什麼家裡已經很久沒有人的樣子?”
父親的臉色很不好看,雖然他極力想在工廠所有員工麵前維持好父親,好廠長的體麵,擠出跟往日一樣的笑容,但是何天就是看出來了很勉強。
這時,他身後的段秘書笑著上前。
“小天,老板娘最近身體不太舒服,廠長把她送到國外去養身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