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離世時,能有個幫襯,不慌不忙。
砰砰砰
隨著鞭炮聲響起。
司華裳坐在床邊,哭著道:“媽,我來給您換衣服了。”
趙玉濃和司華文跪在第一排,聽到聲音,趙玉濃抬頭提醒司華裳,“華裳,給媽換衣服的時候不要哭,如果眼淚掉在媽身上的話,對媽不好。”
活人的眼淚若是掉在逝者身上,逝者的靈魂是得不到安息的。
聽到這話,司華裳立即接過傭人遞來的紙巾,把眼淚擦乾淨,強忍著淚水,給老太太沐浴更衣。
幾乎是剛換好衣服,司華博和司華峰就把司家三叔請來了。
老兩口哭著走到床前,握住司老太太的手,“二嫂,二嫂啊,你怎麼一聲不吭的就去了呢!”
就在三天前,司家三嬸還跟司老太太聊了天。
兩人還說等明年的初一早上要一起去廟裡進香拜佛。
可現在。
話還在耳邊。
人卻已經沒了。
在司家三嬸的見證下,司老太太被抬到了正廳的靈床上。
抬上靈床後。
亡者的頭前需要擺上倒頭飯。
腳後需要插上引路香。
邊上還得點上長明燈,寓意照亮歸途。
一切都準備妥當後,還是淩晨5點多。
司華裳看向司華文,紅著眼眶道:“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還有其他哥哥嫂嫂們,你們今天也累了一天了,快回屋休息休息,等明天早上還有的忙,媽這兒有我和南星守著就行。”
自從司老太太出事後,大家就都沒合眼休息過,他們好歹還在飛機上眯了會兒。
時南星點點頭,“對對對,你們快去休息,接下來還有的忙。”
按照香江的規矩,司老太太的遺體要在家裡停靈七天。
過了頭七才能拿去殯儀館。
這七天,每天都需要有人守夜,保證長明燈不滅,引路香不斷。
第二日。
不斷的有賓客前來吊唁。
與此同時。
前來為司老太太超度的大師們也在第二天趕到。
這場法事一共進行了六天六夜。
直至第七天才出殯。
送葬的隊伍很長很長。
沒滿一歲的孩子以及孕婦不能參加葬禮,所以,薑老爺子和時老太太還有嶽千藍就留在家裡看著三個寶寶。
有著太爺爺和太奶奶以及嶽千藍的陪伴,三個小家夥倒還算聽話。
這是薑寧重生後,第一次參加葬禮。
看著司老太太從活生生的一個人,變成了一個小小的盒子,最後埋入地下深處,薑寧心裡說不出什麼感覺,趴在沈經年懷裡痛哭出聲。
沈經年輕輕拍著她的後背,無聲的安慰她。
前來送葬的人,除了司家的親友以外,還有司老太太生前資助過的學生們。
這些年來。
司老太太一直堅持幫助貧困地區的學生們。
前前後後一共幫助了一萬多人。
他們中間有普通人也有企業家、大律師、老師、以及還在讀大學的大學生。
此時全都因為司老太太聚集在一起,哭得非常傷心。
......
葬禮結束後的第二天。
司華裳和八個嫂嫂們一起整理老太太的遺物。
本來都一切如常。
直至。
司華裳看到母親的遺物內,居然還有二十六年前,他們一家三口剛發生事故時的報紙,以及尋找她和薑寧的尋人啟事。
厚厚的一摞。
可想而知,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母親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
司華裳隻覺得心裡一陣絞痛,無法呼吸,將這些東西抱在懷裡,哽咽著出聲:“媽,以後我要是再回家,就看不到您了!媽,我好想你!”
沒有媽媽了。
從今以後。
她沒有媽媽了!
她們母女才團聚六年啊!
為什麼老天爺就不能讓司老太太再多活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