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鎮政府的路上,南笙還好奇來著,鎮長怎麼突然有了海納百川的肚量,受傷前他分明和書記鬥得你來我往啊。
杜堂笑而不語,調令正式下來前,他是不可能向任何人透露的。
專家到小嶺村勘察地質時,已經是半個月後,整個淮山縣在多日高溫下儼然要成為一個火爐。
現在各村最緊要的事就是早晚去給莊稼澆水,期望能保住最後的口糧,水源在炎熱和用水過度的情況下也在急劇下降。
接待專家是小嶺村該做的事,奈何馬書記非得親自帶著彭科員和南笙一起過去。
一路上南笙被熱的生無可戀。
這次下來的專家團隊共有六個人,村長魯光是個大老粗,見到專家後手都不知道往哪裡放,最後還是南笙和彭科員負責接待工作。
何老(專家)身上還有任務,團隊隻能在淮山鎮停留一周,但乾旱帶來的影響加大了工作難度,他的學生甚至不知道從何下手開展工作。
事情的轉機是有村民送來了在山上摘的山楂和李子乾,都是野生的。
何老等人品嘗後眼睛一亮,這果乾在沒有添加糖霜的情況下竟然顯得甜膩!
雖然乾旱會加大水果的甜度,可拋卻這些外在因素,也足以說明小嶺村特彆適合種植水果。
何老從山上原有的品類中,選取了李子樹和梨樹保留下來,他還建議再移栽過來一些蘋果苗。
同時他帶領學生上山,根據果樹習性將種植區域進行了劃分,他和馬書記做了約定,等果樹苗運過來後,他再親自過來一趟。
小嶺村得知鎮領導要給他們提供生財之道,各個興奮不已,還自發去山上修圍欄。
南笙告訴魯村長,大肆砍伐樹木會影響到山體存水能力,建議他們不要著急,等秋收後再將果園收拾出來就行。
魯村長將這位大恩人的話奉為聖旨,自然照做。
鐘瑉一家也因此受惠,在村裡的地位明顯上升,還當上了小隊長,專門負責果園事務。
南笙天天跟著專家轉悠,好不容易養白了一點的膚色又黑了回去,回到家後她看見鏡子裡的自己,天都要塌了!
這臉比莊稼都難救,一副澆不進去水的樣子……
思哲晚上做的綠豆粥,南笙又拌了個小鹹菜,這麼熱的天吃點清淡爽口的最合適。
一家人已經習慣在吃飯時候說說話,不然南笙經常不在家,都不知道村裡發生什麼事。
“娘,小齊叔叔今天給送了大米白麵過來,還有不少肉,說是肖逸叔叔讓他送的,以後要是再拿過來,我還可以收嗎?”
南笙捂臉,她最近不去黑市肖逸就直接派人往家裡送。
照這樣發展下去,櫃子裡存的米麵能一直吃到老。
思哲:“隔壁張奶奶看見還問我,是不是家裡糧食不夠吃。”
南笙想了想,覺得這樣的誤會也不錯。
以後可以每個月讓小思送半袋米麵過來,要是彆人問起來,就說她和林寒的工資都用來買糧食吃了。
至於之前買的那些去哪了?
肯定是救濟娘家了啊!
思哲點頭同意,以後就這麼辦,還是娘想的周到。
林雪一直待在老宅沒走,這些天南笙和兩個孩子也沒去看老兩口,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她和孩子前前後後給林寒寄了三封信過去,一點回信都沒有,估計他是在外執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