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憶修改於3.31
上世紀八十年代,交通遠不如現在這般便捷迅速。對於普通大眾而言,出門旅行通常隻能選擇乘坐那種速度緩慢的綠皮火車。
與現今風馳電掣的高鐵相比,綠皮火車簡直就是“蝸牛在爬行”。它的平均時速大約在40到60公裡之間,隻有在路況特彆良好的路段,才有可能加速到80公裡以上,而這已經是它所能達到的速度極限了。
因此,隻要行程稍長一些,乘客們就必須做好在火車上消磨數日時光的心理準備,與火車一起緩緩穿越城市與鄉村。
那天,黎遠山在豐縣下了火車後,便急忙放下行李跑到售票窗口去買票。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隻買到了通往京城方向的硬座票,而且沒有通票,更糟糕的是,這還是一趟慢車。
“早知道是這樣,在九原就提前買好了。”黎遠山不禁懊惱地自言自語道。
由於暄暄叔叔就在旁邊,小美也懶得再數落他了。之前方小莉就曾囑咐過,讓二姐夫幫忙把去魯的通票買好,可當時黎遠山卻不以為然地搖頭晃腦說道:“急什麼?等到了豐縣再買也不遲啊,又不是高峰期。”
小美忽然想起了二姐夫寫的那張字條,“沒事,大不了上車後再拿出姐夫寫的紙條試試嘛。”
“都用過一次了,還能行?”
黎遠山邊說邊往大衣口袋裡掏去,結果手裡隻有來豐縣的兩張硬臥票。
“哎呀,我忘了要回字條了!”
“行吧,硬座就硬座,又不是沒坐過。”
小美不再說什麼,也許人家列車員那邊也得留底記錄,早知就彆提前用掉了,臥鋪也沒睡幾個小時。
原本一次買好到魯省通票,到時在京中轉簽字,玩個三兩天,然後繼續整裝東去,根本不用考慮什麼排隊買票的事。如今卻隻能先到京城再說了。不過,黎遠山說的也沒錯,又不是旅遊季,去魯省的臥鋪不好買,硬座應該能買到吧,對於隻能坐硬座的一家人,這段旅程一點不輕鬆啊。
當然,那時候的出行,坐硬座車廂是普遍現象。一趟長途旅行,往往意味著你要在搖搖晃晃的車廂裡度過好幾個日夜,和周圍的人擠在一起,共同經曆這份漫長而枯燥的旅途。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何嘗不是一種彆樣的體驗呢?它給予你充裕的時間,讓你去深思、去洞察、去體悟沿途的景致和世間萬象。
在平日裡,綠皮火車上的乘客並不多,然而每逢每年的春運時節,從火車站到候車大廳,從車廂到廁所,每一處都擠滿了歸心似箭的旅人,人潮如湧,簡直堪比人山人潮。小美前兩年春節與黎遠山一同回他家時,也曾親身經曆過這般盛況。
擁擠不堪的車廂裡,人與人之間幾乎沒有絲毫空隙,汗水、氣味和喧囂相互交織,幸而路途較為近便。每個人的麵龐都顯露出疲憊與無奈,不過也有少數人臉上綻放著快樂與滿足的笑容,也許是即將與親人團聚,亦或是因為身旁有人陪伴而倍感幸福。
好在他們並非那些為了學業和生活而四處奔波的學子以及在外務工的人們,回家已然成為他們與家鄉之間最為重要的聯係紐帶,每年都要經受高峰期的“洗禮”。
充滿回憶的綠皮火車,其最大的特色便是載客量大,一節車廂最多能夠容納200人。儘管座位眾多,但內部空間卻相對狹窄,以硬座為主,臥鋪也有設置,當然是以硬臥居多,軟臥據說僅有一節。
在那個時候,大部分綠皮火車都尚未配備空調,車廂頂部的小風扇在夏天能夠起到一定的消暑降溫作用,可到了冬天,就派不上用場了,隻能多穿幾件衣服來抵禦嚴寒。
臥鋪票雖然價格不算昂貴,但購票卻需要提前到火車站排隊。一旦錯過,就可能無法買到車票,甚至需要高價買黃牛票。
小美在車上聽說黃牛票的價格是原價的十幾二十倍,不由咋舌,好家夥,這不硬生生從你手裡搶錢麼?她想,就是兩倍賣給她也不會買。
她還聽說,偽造車票的也不少,這就導致車上有很多持假票的乘客,如果被列車員發現,就要再花錢補票。
“媽媽,上麵掉東西了。”
等在擁擠的車廂裡找到座位剛安頓下來,暄暄最早發現頭頂上方的行李架有東西往下掉落,小美和黎遠山也抬頭觀瞧,正對小桌上麵,排列著兩個四四方方的柳條筐,偶爾會隨著火車車身搖晃往下掉落草皮。
“上麵是誰的筐子?”
黎遠山生氣地問左右乘客,先頭放行李那會兒他就看到了,當時並沒理會它們會掉草皮,這種東西不應該放在下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