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滬市飄著細雨,楊垚靈站在雲錦閣實驗室落地窗前,指尖無意識摩挲著智能合約授權書的邊緣。自"織網"平台納入聯合國非遺保護體係後,政府部門的考察團、資本方的談判邀約幾乎填滿了她的日程表。此刻玻璃上的雨痕蜿蜒成網,讓她想起外婆說過的話——網織得越大,越要當心破洞。
"楊總,快來看這個!"實習生小夏舉著平板電腦衝進來,屏幕上赫然是某短視頻平台的爆款視頻:畫麵裡網紅主播對著鏡頭展示苗族銀飾,配文卻是"最新國潮設計,設計師靈感源自北歐神話"。評論區裡,不明真相的網友瘋狂刷著"高級感拉滿",而真正的苗族銀飾傳承人賬號下,隻有寥寥幾條質疑留言。
林敘白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壓抑的怒火:"我們剛接到三十七個類似投訴,這些賬號的運營主體都指向同一家機構。"他調出後台數據,紅色預警的侵權提示如潮水般湧來,"更糟的是,他們利用平台規則漏洞,在爭議期內快速變現後就注銷賬號。"
深夜的辦公室,楊垚靈盯著滿牆的非遺紋樣投影,忽然抓起馬克筆在白板上重重劃下:"我們太被動了。與其事後追責,不如建立主動防禦機製。"她轉向技術主管老周,"能不能開發ai監測係統,實時掃描全網內容?"
老周推了推眼鏡:"理論可行,但全球互聯網每天產生的數據量相當於...需要至少三個月時間搭建模型。"話音未落,外婆拄著拐杖推門而入,手裡拎著個布包:"我帶來了些老底子的東西。"
老人抖開布滿補丁的藍印花布,露出裡麵的物件:泛黃的族譜、褪色的紋樣手稿、刻著族徽的牛角印章。"以前苗寨裡有寨老會,專門評理斷是非。"外婆布滿皺紋的手撫過族譜,"咱們的平台,也該有個能說公道話的地方。"
三天後,"織網"平台緊急上線"非遺仲裁庭"板塊。由全球各領域的非遺傳承人、文化學者、法律專家組成的評審團,通過區塊鏈技術匿名投票裁決糾紛。首批入選的評審名單裡,既有日本能劇大師,也有貴州侗族大歌國家級傳承人,還有專攻知識產權法的矽穀律師。
係統試運行當天,就迎來了場硬仗。國際快消巨頭"霓光集團"被指抄襲平台上印度卡尼披肩紋樣,涉案金額高達數千萬。當評審團要求霓光集團提供設計原始文件時,對方卻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配合。
"他們在賭我們沒有強製調取權。"林敘白盯著法務部發來的律師函,突然眼睛一亮,"但如果利用nft的溯源特性..."他迅速敲擊鍵盤,將涉案披肩的數字孿生體與區塊鏈存證關聯,生成不可篡改的證據鏈。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見證下,跨國線上仲裁庭開庭。當3d投影的卡尼披肩在虛擬法庭徐徐展開,每個針腳的走向、染料的成分都清晰可見。印度傳承人通過全息影像哽咽道:"這些菱形圖案,是我祖母在饑荒年代用漁網的織法改良的,承載著整個家族的記憶。"
霓光集團的法務代表額頭上滲出冷汗,他們沒想到這些看似"落後"的傳統工藝,竟能通過科技手段構建起如此嚴密的證據壁壘。最終,評審團全票通過侵權認定,不僅要求品牌立即下架產品,還需支付銷售額30的賠償金用於非遺保護。
這場勝利讓"織網"聲名大振,但危機也如影隨形。某天清晨,平台突然陷入癱瘓,登錄界麵被替換成黑色背景,上麵用多國語言寫著:"數據牢籠終將被打破"。黑客攻擊導致全球數十萬條非遺數據麵臨泄露風險,而此時距離與歐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僅剩48小時。
林敘白的襯衫後背已經被汗水浸透,他盯著不斷跳動的代碼:"攻擊來自分布式節點,根本找不到源頭。"楊垚靈看著監控大屏上逐漸失控的局麵,突然想起外婆說過的另一句話:"再密的網,也要留個透氣的眼。"
她抓起電話:"聯係所有評審團成員,啟動"文化防火牆"計劃!"半小時後,全球數百位非遺傳承人同時在社交平台發聲,用各自的傳統技藝向黑客"喊話":苗族銀匠敲打出警示節奏的銅鼓、非洲鼓手用鼓語傳遞加密信息、中國蘇繡大師連夜繡出網絡安全主題的雙麵繡...
這場特殊的"文化圍剿"竟意外奏效。當黑客們看到滿屏用古老智慧解讀的現代科技,突然意識到自己攻擊的不僅是數據,更是無數活生生的文化傳承。攻擊流量在24小時後奇跡般消退,而"織網"團隊也借此機會升級了量子加密係統。
深夜,楊垚靈疲憊地靠在休息室沙發上,手機突然震動。外婆發來段視頻:鄉村分社的孩子們圍著篝火,用竹篾編織著巨大的"網",上麵掛滿象征各國文化的小物件。"垚靈啊,"老人的聲音混著風聲傳來,"織網的時候,線纏得太緊就容易斷,鬆一點,反而能兜住更多東西。"
窗外,滬市的霓虹依舊璀璨。楊垚靈打開新郵件,歐盟的合作協議附件裡,"非遺數字防火牆"項目被列為重點推進內容。她望著實驗室裡正在調試的文化監測機器人,突然明白: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真正的保護從來不是禁錮,而是讓文化在動態平衡中找到新生的力量。
喜歡情絲纏繞的時光請大家收藏:()情絲纏繞的時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