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沈硯之的星力長劍在逆熵區域劃出第三道閉合圓環時,他終於確認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常規的空間認知在這裡完全失效。蘇綰的定維符已消耗過半,蓮生分株的根係在星空中鑽出的孔洞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而周圍橙黃色的星霧中,玄陰教符文組成的陷阱正以每刻三次的頻率變換位置。
“必須找到破解空間倒轉的根本方法。”沈硯之將宇宙晶托在掌心,晶體的藍光在星霧中頑強閃爍,投射出的軌跡卻像被無形的手擰成了麻花。他注意到一個細節:每當藍光與星霧中的紫色氣流交彙時,軌跡的扭曲程度就會減弱,仿佛兩種能量在相互抵消。
一、能量對衝法:以逆製逆
蘇綰的符文解析儀在此時捕捉到關鍵數據:逆熵區域的空間倒轉源於一種“負熵能量場”,這種能量場的頻率與多元宇宙的基礎能量恰好相反。“就像兩根纏繞的琴弦,”她指著屏幕上反向振動的波形,“隻有用同等強度的反向能量撞擊,才能讓它們暫時恢複平衡。”
沈硯之立刻想到了星辰之心的“逆旋星力”——這是一種在緊急情況下能逆轉星力運轉方向的禁忌技巧。他深吸一口氣,將星力在體內強行逆轉,當灼熱的刺痛從丹田蔓延至四肢時,掌心的星力已變成深邃的紫色,與星霧中的負熵能量同頻共振。
“就是現在!”當他將逆旋星力注入宇宙晶時,晶體爆發出的藍光突然變成了紫色,與星霧中的氣流猛烈碰撞。碰撞點產生的能量漣漪以圓形擴散,所過之處,原本倒轉的星空開始恢複正常,沈硯之甚至能看到自己的腳印第一次朝著前進方向延伸。
但這種平衡極其脆弱。逆旋星力對經脈的損傷極大,沈硯之每維持一息,嘴角就會溢出一絲鮮血。蓮生迅速將分株的治愈汁液渡入他口中,汁液與星力接觸的瞬間,竟化作綠色的能量絲,暫時修補了受損的經脈。“最多還能支撐十息,”她焦急地喊道,“必須找到更持久的方法!”
二、維度錨定術:構建空間坐標
蘇綰在能量對衝創造的窗口期,迅速布下“三維錨定陣”。三枚刻有空間符文的星髓被嵌入星空,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每個頂點都對應著一顆在逆熵區域中仍保持正常運轉的恒星。“這些恒星是空間錨點,”她額頭滲出冷汗,雙手快速結印,“它們的引力場尚未被負熵能量汙染,能為我們提供穩定的參照係。”
陣法啟動的瞬間,三枚星髓同時亮起,在星空中投射出三道金色直線,直線相交形成的立體網格將三人籠罩其中。當空間再次倒轉時,網格內的景象竟保持穩定——沈硯之向前邁步時,身體不再後退,隻是腳下的星空像水麵般泛起漣漪。
“網格能過濾掉負熵能量的影響,”蘇綰解釋道,“但範圍隻有十丈,而且星髓的能量正在被快速消耗。”她指著網格邊緣不斷閃爍的電弧,“一旦星髓耗儘,我們會被瞬間拋回倒轉狀態,甚至可能被空間撕裂。”
蓮生的分株在此時展現出驚人的適應力。分株的根係順著金色網格蔓延,在每個節點上凝結出綠色的晶體,這些晶體吸收著恒星的引力能量,竟讓星髓的消耗速度減緩了一半。“分株在模仿恒星的引力場,”她驚喜地發現,根係延伸之處,網格的範圍正在緩慢擴大,“我們可以跟著根係擴展安全區域!”
三、符文破譯法:解析玄陰教逆陣
當三人沿著根係開辟的安全通道前進時,沈硯之注意到星霧中那些玄陰教符文的排列規律。這些符文雖然不斷移動,卻始終遵循著某種古老的陣法邏輯——每個符文的位置都對應著《玄陰禁術》中記載的“逆八卦”方位。
“原來如此,”他突然想起在雲渺峰藏經閣看過的殘卷,“逆熵區域是按照‘先天逆八卦’布置的,所謂的空間倒轉,其實是陣法製造的幻象。”他指著代表“乾卦”的符文,“正常八卦中乾為天、居南,而逆八卦中乾卻居北,這就是我們方向錯亂的根源。”
蘇綰立刻根據逆八卦原理重新繪製定位符。新符文將“南北”“東西”的坐標完全顛倒,符文中央的指針在逆熵區域中第一次穩定指向真正的北方。當三人將新符文貼在眉心時,眼前的橙黃色星霧如同潮水般退去,露出隱藏在下方的真實星圖——玄陰教的符文在真實星圖中,恰好組成了一個被破解的陣眼。
“破陣的關鍵在‘離卦’符文,”沈硯之劍指星霧中最明亮的那枚符文,“逆八卦中離卦居西,對應著負熵能量的核心。隻要淨化它,整個逆熵區域就會崩潰。”
蓮生的分株順著金色網格,將醒神紋一路拓印至離卦符文處。當綠色的紋路覆蓋符文表麵時,符文發出刺耳的尖嘯,化作無數紫色光點。光點融入星霧的瞬間,整個逆熵區域開始劇烈震顫,橙黃色的星空像破碎的玻璃般剝落,露出後麵正常的星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四、空間折疊術:利用倒轉規律
在逆熵區域徹底崩潰前的最後時刻,沈硯之發現了一種更高效的移動方式。他注意到空間倒轉時,物體的運動軌跡會形成天然的“空間褶皺”,這些褶皺雖然危險,卻能像滑梯般將人瞬間傳送至遠處——前提是能精準預判倒轉的時機。
“就像衝浪者利用海浪,”他站在一道正在形成的褶皺邊緣,“我們要順著空間倒轉的力量前進,而不是對抗它。”當星霧再次泛起逆時針漣漪時,他拉著蘇綰和蓮生縱身躍入褶皺,身體在劇烈的旋轉中被拋向遠方,竟一次性跨越了之前半個時辰的路程。
這種借助倒轉規律的移動充滿風險。有一次,他們誤判了褶皺的強度,被拋入一片漂浮的隕石群,沈硯之不得不用星力強行撐開屏障,才避免被隕石撞擊。但隨著熟練度的提升,他們逐漸掌握了節奏,甚至能通過宇宙晶的藍光閃爍預判褶皺出現的位置。
當最後一片橙黃色星霧消散時,三人站在正常的星河邊,看著彼此身上尚未消退的綠色符文和紫色星力痕跡,相視苦笑。沈硯之的經脈仍在隱隱作痛,但掌心的宇宙晶已恢複穩定的藍光,在前方的星空中劃出清晰的直線。
“空間倒轉的本質,”蘇綰在記錄破解方法的玉簡上寫下最後一筆,“是能量頻率的反向共振。無論是以逆製逆,還是解析規律,核心都是找到與負熵能量平衡的支點。”
蓮生的分株在星河邊紮根,葉片上浮現出逆熵區域的立體模型,模型中,三人破解空間倒轉的每個步驟都被綠色的紋路清晰標記。“分株說,”她輕輕撫摸葉片,“這片區域的記憶會幫助我們應對未來的空間異常——就像學會在狂風中行走,才能真正理解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