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異境的核心晶柱將有可能會固化,直至裂隙生成。”
“在那之後,界域就會轉化,變為星落大陸至藍星間的緩衝地帶。”
陳軒恍然,此前的部分疑惑得到了解答。
旋即將緊貼在額頭上的信息水晶取下。
其中蘊含的信息讓他大有收獲。
終於弄懂了異境和裂隙是什麼東西了。
如果說玩家是個能從星落大陸中攫取資源不斷成長的特權身份。
那麼異境則是一種副作用。
遊戲係統的乾涉無處不在,那些被灌輸過意識的npc稱其為至高。
但異世所在的世界是有神靈存在的。
多維神係,外加所謂的“星落九君王”,構成了一個個古老的超凡勢力。
例如劣魔在內的魔族,所侍奉的神隻名為四麵邪神。
藍星人類對它們而言似乎是更高階的純淨祭品。
祂們將不計一切代價的創造裂隙,
至於“純淨”究竟代指什麼還有待研究。
已知的規律是玩家數量越多,異境出現的次數就越頻繁。
藍星本土的魔力濃度也在緩緩提升。
至於《異世》這個神奇的遊戲。
管理局的智庫經過反複的推敲琢磨。
有著兩大核心推測。
首先是文明試煉論。
根據從npc那裡搜集到的信息來看。
星落大陸曾經曆過不止一次的周期性紀元更迭。
許多文明崛起又沒落,最終構成了如今萬族並立的格局。
當然,萬族是有的,‘並立’則是誇張的說法。
有許多族裔早已衰落,甚至湮滅在歲月的長河中。
因此,玩家可能是至高設定的某種試驗品。
管理局之所以在為全民玩家化而鋪墊,完全是因為兩界交融已有不可逆轉的趨勢,異世終將成為人類第二世界。
最後則是虛實倒置論。
藍星有可能才是虛擬的存在。
相較而言,次元界域清晰的星落大陸或許才是真實世界。
在宇宙中,藍星體量微不足道。
木星體積是其1300倍。
已知遙遠的hdb行星更是可容納45萬顆藍星。
星落大陸的存在打破物理規則的力量。
人們當前仍無法一覽它的全貌。
在這樣的認知前提下,就把藍星人類當成是中心,未免有些過於自大。
就體量而言,似乎藍星玩家才像是那個被貿然加進去的變量。
現如今,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
全球已固化的裂隙共有十二處。
華夏由於處理及時,境內隻有一處裂隙,位於偏遠的羌塘無人區。
裂隙區域具有空間的壓縮和擴張特性,內部的麵積遠大於外觀。
它的爆發受月相影響,隻在月食之夜才會大規模出動。
【月相】是水晶信息中另一個被高頻提起的詞彙。
但在關鍵處又含糊其辭,顯然真相並沒有那麼簡單。
如今全球玩家按照星落大陸的七大王國劃分為七個降臨大區。
藍星中的地緣概念明確的延伸至《異世》當中。
自古地緣關係就是潛在的競爭關係。
這便是“國戰論”的由來。
信息的最後,還簡略介紹了一下“河圖協議”。
這是171局,即異世管理局基於《周易》六十四卦所建立的節點。
全國按照六十四卦部署了64個最優距離的節點。
通過逆向破解爐石傳送的技術,從而實現作戰小隊快速投放至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