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島的沉沒是從長崎港的海底斷裂開始的。
海底地殼裂開的瞬間,海水帶著岩漿的熱浪倒灌進長崎市區。
長崎大浦天主教堂的玫瑰窗在海水衝擊下徹底崩碎。
彩色玻璃渣如尖刀般紮進躲在祭壇後的信徒身體。
神父抱著鑲金聖經試圖衝向門口,卻被突然傾斜的地麵絆倒,聖經摔在地上炸開。
聖骨匣中的遺骨滾出來,瞬間被湧來的岩漿熔成粉末。
上一次長崎有如此震動,還是被米軍種蘑菇的時候。
福岡市的天神商業街在地震中層層坍塌。
百貨大樓的玻璃幕牆碎成雨幕,裡麵的服裝模特被鋼筋刺穿腹部,而正在購物的人群則被壓在坍塌的樓板下。
有人的腿被鋼筋卡住,隻能眼睜睜看著海水從街道入口湧來。
海水帶著岩漿的高溫,將街道變成沸騰的“湯鍋”。
未被壓死的人在滾燙的海水中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
他們皮膚迅速脫皮、潰爛,最終在痛苦中失去意識,屍體在沸水中浮浮沉沉,如同被煮爛的肉糜。
本州島的下沉是最慘烈的慢鏡頭。
京都隻園的花街先是被岩漿泥漿覆蓋。
燃燒的彩車在泥漿中翻滾。ache鳳凰裝飾黏住了試圖攀爬逃生的藝伎。
她的振袖被岩漿燒得隻剩布條。
皮膚被泥漿中的火山礫磨得血肉模糊。
最終與彩車一同沉入地底裂縫。
東京都廳舍的折疊殘骸在地震中再次崩解。
鋼筋如毒蛇般扭曲彈出,刺穿了躲在殘骸中的官員屍體。
那些屍體的臟器順著鋼筋縫隙流出,旋即被湧來的海水衝成血霧。
淺草寺的雷門在岩漿衝擊下轟然倒塌。
巨大的燈籠砸向擠滿逃生者的仲見世商店街。
燈籠碎片將人群砸得血肉模糊,未被砸中的人則被後續的地殼傾斜甩向東京灣。
有人抓住了一根漂浮的木材,卻發現木材的下半部分早已被烘烤得滾燙碳化。
他的雙手被燙得皮開肉綻,最終鬆開手墜入海中。
當富士山的火山錐徹底沉入海溝時。
廣袤的海麵上隻剩下翻滾的岩漿泡與漂浮的殘骸。
菊紋旗的焦片粘在一具被煮爛的屍體上。
這具屍體的手指還保持著抓握的姿勢。
自衛隊軍艦的螺旋槳卡在一塊火山岩上,槳葉上掛著士兵的半截大腿。
東京塔的殘骸在海水中隻露出頂端的天線。
天線上還纏著幾縷被燒焦的頭發。
東瀛列島的最後一塊陸地沉入海底的瞬間。
海麵上的岩漿泡突然炸裂,濺起的岩漿滴落在海水中,發出“滋滋”的聲響,仿佛這片土地最後的哀嚎。
……
海嘯環海衝擊四處擴散。
棒子半島南部。
東瀛沉沒後半小時。
第一道二十米高的浪牆裹挾著火山灰,如黑色巨幕般壓向濟州島。
西歸浦市的海濱度假村首當其衝。
三層樓的海景酒店像紙盒子般被浪頭拍扁。
陽台護欄扭曲成鐵麻花。
房間裡的遊客還沒來得及尖叫,就被海水與破碎的玻璃、家具一起卷成“肉團”。
一對抱著衝浪板的情侶在沙灘上奔跑,浪牆卻瞬間追上他們,男生試圖將女友推上高處的礁石,自己的腳踝卻被卷來的衝浪板繩索纏住。
浪頭猛地拽扯,他的小腿在礁石棱角上生生刮裂,鮮血混著火山灰染紅海麵。
女友回頭時,隻看見他被浪濤吞沒的半截手臂,手上還攥著給她買的濟州柑橘。
濟州東部的海女小屋群更顯慘烈。
七名年邁的海女剛從海裡采完鮑魚上岸。
浪牆就衝垮了木質小屋。
她們晾曬的鮑魚乾被海水卷走,人則被漂浮的木板砸中。
68歲的金海順被一塊斷裂的船槳刺穿肩膀。
她趴在漂浮的漁網上掙紮,卻發現海水裡混著滾燙的火山灰,皮膚接觸瞬間起了水泡。
潰爛的傷口被鹹水一泡,疼得她撕心裂肺。
最終,又一道浪頭襲來,將她與漁網一起拍向懸崖,身體在岩石上撞得血肉模糊。
隻剩那隻采鮑魚的鐵鉤還勾在礁石縫裡。
瀕死之際,她想起了自己那位曾參與聯合國軍對抗華夏和北棒的父親。
濟州國際機場的跑道被海水淹沒。
一架準備起飛的航班剛收起起落架,就被浪頭掀得傾斜,左翼撞在航站樓的玻璃穹頂上,機身斷裂成兩截。
機艙裡的乘客尖叫著從裂縫中墜落。
有的被甩出後砸在停機坪的路燈上,有的直接墜入海水,被飛機泄漏的燃油粘住。
後續趕來的高溫聚爆引燃了燃油。
海麵瞬間變成火海。
漂浮的人體在火中扭曲、碳化,空氣中彌漫著焦炭與燃油的混合臭味。
同一時間,華夏東部沿海
舟山漁港的預警尖嘯比浪濤聲早半刻劃破淩晨。
當數十米高的浪牆裹挾著火山灰暗湧逼近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漁港上空的淡藍色魔能護罩驟然亮起。
如倒扣的琉璃穹頂從海平麵直抵雲端。
這是華夏海島型普惠護罩的標準配置。
采用潮汐能與地脈魔晶雙驅動。
覆蓋半徑達五十公裡。
複刻了星落大陸中巨城級防護罩的部分技術。
也是繼河圖協議、魔網計劃後第三項全域性的普惠工程。
此時連最遠的外海錨地都被納入防護。
數百艘漁船在護罩內側輕輕晃動。
最大的“浙舟漁0812”號雖被浪牆衝擊得船體傾斜。
卻始終穩穩錨定。
船底朝天的危機被護罩撐起的能量場穩穩化解。
52歲的陳阿福剛抓起漁網,就見護罩外的浪頭撞在能量壁上崩裂成漫天水霧。
火山灰被護罩的淨化層過濾在外,口鼻間隻有鹹濕的海風。
他腳踝的漁網並未被傾覆漁船纏住。
護罩啟動時同步激活了碼頭的魔能穩定器。
所有錨泊漁船都被無形的能量場固定。
他望著岸邊妻子安心的笑容,手指上戴了三十年的漁鉤在晨光下反光,成了平安的見證。
漁港旁的冷凍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