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小弟子滿臉疑惑地跑過來問張仲景仙師:“師父啊,我一直搞不明白下利,手足厥逆,無脈者到底是咋回事兒啊?您快給我講講唄!”
張仲景仙師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你聽好了啊。要是一個人出現了下利的症狀,就是拉肚子拉得厲害,同時手腳還冰涼冰涼的,摸脈的時候呢,根本摸不到脈搏跳動,遇到這種情況啊,咱們一般會先采用艾灸的方法來治療。
要是艾灸之後,手腳還是暖和不起來,脈搏也還是沒有恢複,而且還出現了呼吸微弱、氣喘籲籲的情況,那這病情就很嚴重啦,這人可能就沒救咯。
不過呢,還有一種判斷的方法。要是通過診脈發現少陰脈比趺陽脈弱一些,這種情況啊,相對來說病情還算比較樂觀,還有好轉的希望,這就叫‘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小弟子:師父,這下利到底是咋引起的呀?
張仲景仙師:徒兒啊,這下利的原因可多啦!簡單來說呢,就是咱們的腸胃出問題啦。有可能是吃壞了東西,比如吃了不乾淨的食物,肚子裡進了“壞家夥”,它們在腸胃裡搗亂,就會導致拉肚子。
還有可能是身體受了寒邪,就像冬天沒穿暖和,寒邪趁機鑽進身體裡,影響了腸胃的正常功能,腸胃“罷工”了,就開始下利。
另外呢,要是脾胃本身就比較虛弱,消化能力差,吃點稍微難消化的東西,腸胃負擔不了,也會出現下利的情況。這就好比一輛車,本來性能就不太好,再裝太多東西,就跑不動啦,咱們的腸胃也是這個道理。
小弟子:那手足厥逆又是咋回事兒呢?
張仲景仙師:你想啊,咱們身體裡的陽氣就像一團火,它負責給身體各個部位提供溫暖和能量。當身體出現問題,比如陽氣不足,或者陽氣被堵住了,沒辦法正常到達手腳的時候,手腳就會變得冰涼冰涼的,這就是手足厥逆。
就好比一個房子,暖氣管道要是堵了,或者暖氣供應不足,房間裡就會冷颼颼的。咱們的手腳就像房子的角落,離心臟這個“暖氣供應中心”比較遠,一旦陽氣出問題,手腳就最先受影響,變得冰涼。
而且啊,手足厥逆可不僅僅是手腳冷這麼簡單,它還反映了身體內部的氣血運行不暢,陽氣虛弱的情況。要是不及時處理,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小弟子:師父,這無脈又是咋個情況呢?
張仲景仙師:徒兒啊,正常情況下,咱們通過按觸手腕的脈搏,能感受到心臟跳動帶來的脈搏信號。但是當身體處於一種非常虛弱或者病情嚴重的狀態時,心臟的功能受到影響,氣血運行極度不暢,就會出現摸不到脈搏的情況。
這就好比一條河流,河水流動得很緩慢,甚至快要乾涸了,那河麵上的波紋自然就很微弱,甚至看不到了。咱們的脈搏就像河麵上的波紋,當氣血運行不暢,脈搏就變得很微弱,甚至消失了。
無脈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說明身體的狀況已經很糟糕啦,需要趕緊想辦法處理。
小弟子:那師傅,為啥要先艾灸呢?
張仲景仙師:這艾灸啊,就好比給身體裡的陽氣“加油打氣”!艾灸的時候,用艾草燃燒產生的溫熱力量,能刺激穴位,促進氣血運行,把身體裡的寒邪趕走,讓陽氣重新振奮起來。
就像在寒冷的冬天,給你生個小火爐,讓你慢慢暖和起來一樣。通過艾灸,希望能改善患者下利、手足厥逆和無脈的情況,讓身體恢複正常。
而且艾灸的方法比較溫和,適合在這種身體比較虛弱的情況下使用,能給身體一個慢慢恢複的機會。
小弟子:要是艾灸之後沒效果,還出現微喘,為啥就沒救了呢?
張仲景仙師:徒兒啊,艾灸之後手腳還是不暖和,脈搏也沒恢複,這說明身體的陽氣已經很虛弱啦,很難再恢複過來。
這時候又出現微喘,就是呼吸微弱、氣喘籲籲的情況,這可不是個好兆頭。呼吸和肺氣密切相關,微喘說明肺氣已經極度虛弱,沒辦法正常維持呼吸功能了。
就好比一個氣球,本來就沒多少氣了,還在不停地漏氣,很快就會癟掉。咱們的身體也是這樣,陽氣虛弱,肺氣又不足,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沒辦法正常工作,所以這種情況下,病情就很危急,很難救治啦。
小弟子:師父,那這個少陰負趺陽是啥意思呀?
張仲景仙師:這少陰脈和趺陽脈啊,都能反映身體裡不同臟腑的情況。少陰脈主要和腎臟相關,腎臟是人體的先天之本,藏著真陰真陽。趺陽脈呢,主要反映脾胃的情況,脾胃是後天之本,負責消化吸收營養。
“少陰負趺陽”就是說少陰脈相對趺陽脈弱一些。為啥這種情況還算比較樂觀呢?因為這說明雖然腎臟的功能受到了影響,但是脾胃的功能還相對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