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天,有個好奇心旺盛的弟子,他眨巴著求知若渴的大眼睛,對張仲景仙師說:“師父啊,我一直有個問題想不明白,傷寒這家夥是怎麼悄悄溜進咱們少陰地盤的呢?”張仲景仙師一聽,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長髯,微微一笑,仿佛在說:“嘿,你小子,今天算是問對人了!”
仙師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要想知道傷寒怎麼搞定少陰這位老兄,咱們得先聊聊中醫裡的脈診這門絕活兒。脈診啊,就像是中醫界的‘讀心術’,通過摸摸手腕上那細細跳動的脈搏,就能知道身體裡的五臟六腑在乾啥。”
“來,咱們先說說‘尺寸俱沉細’這句術語。尺寸啊,可不是量衣服的尺寸,而是中醫把脈時手指放的位置。寸呢,靠近手腕這兒,代表上半身和心肺的功能;尺呢,在手腕深處,反映了下半身和腎的情況。當這兩個地方都摸到‘沉細’的脈象時,就說明少陰這位老兄已經中招了。”
“沉細脈象是啥樣的呢?想象一下,你晚上去河邊散步,河麵平靜無波,深不見底,那‘沉’就是這種感覺。而‘細’呢,就像是頭發絲兒一樣,又細又軟,不容易察覺。這樣的脈象,就是少陰受病的標誌啦!”
弟子聽得一愣一愣的,仙師見狀,繼續風趣地說:“彆急,咱們繼續。傷寒這家夥啊,它可聰明了,專挑軟柿子捏。少陰呢,就像是身體裡的‘老好人’,平時默默無聞,但一不留神就被傷寒盯上了。傷寒一進少陰的地盤,就開始它的五六日潛伏計劃。”
“為啥是五六日呢?這你得問問傷寒它自己啦!不過按照咱們中醫的理論啊,這五六天裡,傷寒在少陰裡頭悄悄繁殖,就像是在鍋裡燉肉,慢慢入味。等時機一到,嘿,症狀就來了!”
仙師說到這裡,弟子已經笑得前仰後合了,他忍不住插嘴:“師父,您這比喻也太生動了吧!傷寒成廚師了!”
仙師哈哈一笑:“沒錯,傷寒這家夥在某些方麵,還真是個‘大廚’呢!不過它做的可不是美味佳肴,而是讓人頭疼的病症。”
“接著說,為啥少陰受病後,人會感到口燥舌乾而渴呢?這啊,就得聊聊少陰的經絡了。少陰啊,它有兩個重要的經絡分支,一個直接通向腎,另一個則絡於肺。腎呢,是咱們身體的‘水庫’,負責儲存水分和調節體液平衡;肺呢,就像是身體的‘加濕器’,把水分輸送到全身各處。”
“傷寒這家夥一進少陰,就開始搗亂。它先把腎的‘水庫’攪得渾濁不堪,讓腎無法正常供水;然後又跑到肺那裡,把‘加濕器’給堵了。這樣一來,身體裡的水分就失衡了,口腔和舌頭得不到足夠的水分滋潤,自然就乾燥口渴了。”
小弟子蹦躂到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問:“師父啊,我總聽人說傷寒這家夥狡猾得很,能一路闖關斬將,最後溜達到厥陰那兒去。這其中的門道,您能給我講講不?”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髯,笑眯眯地說:“嘿,你這小子,問題還挺刁鑽嘛!不過,既然你誠心發問,為師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儘啦!”
“首先啊,咱們得知道,傷寒這家夥可不是吃素的,它喜歡搞突襲,還擅長打遊擊戰。一開始,它可能隻是在外圍溜達溜達,比如太陽經啊、陽明經啊這些地界兒。但要是咱們沒及時發現,沒把它攔在門外,這家夥就會一路往裡闖,直奔厥陰而去。”
“那麼,怎麼判斷這家夥已經溜達到厥陰了呢?很簡單,咱們得學會看脈象。脈象啊,就像是身體給我們發的小信號,告訴我們哪裡出了問題。要是你的尺寸脈都弦得跟琴弦似的,還帶點微弱感,嘿,那就說明厥陰已經中招了!”
弟子撓撓頭,疑惑地問:“師父,這弦脈到底是個啥感覺啊?是不是就像摸到了緊張的琴弦一樣?”
張仲景仙師點頭笑道:“對頭!弦脈就像是你在深夜裡,突然聽到遠處傳來了古箏的聲音,那聲音緊繃繃的,還帶著點顫抖,讓人心裡直癢癢。而尺寸俱弦微呢,就像是那古箏弦被雨水淋濕了點,彈起來不那麼清脆了,還有點軟綿綿的感覺。這時候啊,你就知道,厥陰這家夥已經悄悄潛入,準備搞破壞了!”
“而且啊,這厥陰經的脈絡還特彆有意思,它就像是咱們身體的秘密通道,既連著陰器,又絡著肝。所以啊,一旦厥陰受病,你就會覺得心裡煩得跟貓抓似的,還容易陰囊收縮,那感覺就像是突然被人捏了一下蛋,哦不對不對,是陰囊啊,哈哈!”
弟子一聽,頓時笑得前仰後合,差點沒岔過氣去。張仲景仙師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接著說:“好啦好啦,咱們言歸正傳。這傷寒啊,一旦闖進了厥陰,就說明它已經經過了太陽、陽明、少陽這三道關卡,算是個老江湖了。這時候啊,咱們再用那些溫柔的法子可就不行了,得用點猛藥,把它從身體裡趕出去!”
“所以啊,當傷寒這家夥已經深入到腑的時候,咱們就可以考慮用下法了。下法就像是給身體來個大掃除,把那些躲在角落裡的垃圾和毒素都清理出去。當然了,這可不是隨便下個藥就行的,得根據具體情況來。比如啊,要是大便不通暢了,咱們就得用點通便的藥;要是肚子裡脹得跟氣球似的,咱們就得用點行氣的藥。總之啊,得把身體裡的那些瘀堵都打通了,才能讓傷寒這家夥無處遁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弟子聽得連連點頭,眼睛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張仲景仙師見狀,滿意地笑了笑,接著說:“不過啊,這下法可不是萬能的。用得好呢,能立竿見影;用得不好呢,可就麻煩大了。所以啊,咱們在用藥的時候啊,一定得小心謹慎,得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就像是在做菜一樣,鹽放多了鹹得要命;放少了又沒味道。所以啊,咱們得拿捏好那個分寸才行!”
小弟子眨巴著求知若渴的大眼睛,一臉虔誠地問:“師父啊,我這心裡頭一直有個謎團,就是那個傷寒病,要是它傳到了太陽經,咱們該咋整呢?有啥秘方不?”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一笑,那笑容仿佛能驅散所有病痛,他說:“小徒啊,你這問題問得好!傷寒這家夥要是跑到太陽經搗亂,那你可得留意了,病人的脈象啊,就像是剛跑完馬拉鬆,浮在表麵,跳得又快又急,跟個小馬達似的。再一看,喲嗬,身上還發著燒,熱得跟個小火爐一樣,可偏偏呢,汗就是不出來,憋得那叫一個難受啊!更逗的是,這人還煩躁得跟隻被關在籠子裡的小鳥,飛來飛去,就是想找個出口發泄一下。”
“這時候啊,咱們就得拿出殺手鐧——麻黃湯!”張仲景仙師神秘兮兮地說,仿佛要揭開一個千年寶藏的秘密。
“來來來,小徒,聽好了,這麻黃湯啊,可是有四員大將組成的超級戰隊!”仙師開始細數起來:
1.麻黃去節),這可是個猛將,三兩換算成現代計量,那就是15克,想象成三小把香菜那麼多),它能幫你打開毛孔的大門,讓汗水痛痛快快地流出來,帶走一身的熱氣。
2.桂枝去皮),三兩也是15克,差不多是兩根小手指那麼粗的桂枝),它就像是溫暖的陽光,能溫暖你的經絡,讓氣血流通起來,不再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