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天,小弟子一臉困惑地走到張仲景仙師麵前,雙手合十,虔誠地問道:“師父啊,弟子心中有個大大的謎團,就是那個濕痹,它到底是咋回事兒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長長的白胡子,說道:“哎呀,小弟子啊,你這問題問得好!濕痹啊,可是個中醫裡的大學問呢!來來來,師父給你細細道來。”
“首先啊,咱們得說說太陽病。太陽病啊,就像是咱們身體的守門員出了問題,外麵的邪氣啊,就容易趁虛而入,騷擾咱們的身體。這時候呢,關節就會開始疼痛,而且還特彆煩人,就像是有千萬隻小螞蟻在咬你一樣,讓人坐立不安。”
小弟子一聽,瞪大了眼睛,驚訝地說:“哎呀媽呀,這也太難受了吧!那脈沉而細又是啥意思呢?”
張仲景仙師微微一笑,解釋道:“脈沉啊,就像是咱們在水裡扔了個石頭,那水花一下子就沉到水底去了,說明邪氣已經深入到咱們身體的內部了。而脈細呢,就像是咱們用一根細線去穿針,得特彆小心才能穿得過去,說明咱們身體的氣血啊,已經變得不那麼充沛了,就像是被邪氣給榨乾了似的。”
“所以啊,當太陽病出現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的時候,咱們就可以判斷,這是濕痹找上門來了!”張仲景仙師一拍大腿,說道。
小弟子一聽,恍然大悟,但又忍不住問:“那濕痹來的時候,還有啥表現呢?”
張仲景仙師摸了摸下巴,說道:“濕痹這家夥啊,可狡猾了!它一來啊,咱們的小便就會變得不那麼順暢了,就像是被什麼東西給堵住了似的。但是呢,大便卻反而會變得特彆順暢,就像是吃了瀉藥一樣。你說奇怪不奇怪?”
小弟子一聽,笑得前仰後合,說道:“師父啊,你這比喻也太生動了吧!那咱們該怎麼對付濕痹呢?”
張仲景仙師笑了笑,說道:“對付濕痹啊,咱們得用智慧!你瞧,濕痹這家夥不是喜歡堵小便嘛,那咱們就來個順水推舟,利其小便!就像是把堵住的水管給疏通了一樣,讓邪氣隨著小便排出體外。這樣一來啊,濕痹就無處藏身了!”
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問:“仙師仙師,我總聽人說濕家濕家的,這到底是個啥道理啊?能不能給我講講?”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胡子,笑眯眯地說:“喲,小家夥對中醫感興趣啦!濕家啊,這可不是什麼潮濕的房子,而是中醫裡說的一種病症狀態。來來來,我給你細細道來。”
“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體內濕氣太重,那就像是身體裡住了個小水塘,渾身都不得勁兒。這濕家之為病啊,首先就是一身儘疼,感覺就像是被人拿了個大錘子,從頭到腳敲了個遍,哪兒哪兒都疼。而且呢,還會發熱,就像是身體裡燃著一把火,外頭卻裹著層濕布,那滋味,嘖嘖,可不好受。”
小弟子聽得一愣一愣的,仙師又接著說:“更有趣的是,這些人的身色還會變得像熏黃一樣。你說奇怪不奇怪?就像是秋天裡的玉米葉子,黃得那叫一個均勻,但可不是啥好兆頭哦。”
小弟子忍不住插嘴:“那他們是不是看起來很搞笑啊?”
仙師哈哈一笑:“搞笑?那倒不至於,不過確實有點兒特彆。而且啊,這些濕家的人還有個特點,就是頭上出汗,背卻直不起來,像是背了個大龜殼。他們冷得直哆嗦,想蓋被子,還想靠近火堆取暖。你說這是為啥呢?”
小弟子撓撓頭:“是不是因為他們體內太濕了,所以火烤不乾啊?”
仙師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嘿,小家夥還挺聰明!確實啊,他們體內濕氣重,陽氣被濕氣壓製住了,所以雖然冷,但火烤也烤不透。這時候啊,要是醫生急功近利,給他們用瀉藥,那就糟糕了。”
“為啥糟糕啊?”小弟子緊張地問。
“因為瀉藥一下去,他們就開始打嗝,胸也悶得慌,小便還排不出來。這就像是你吃了個大西瓜,結果肚子脹得要命,還上不了廁所,你說難受不難受?”仙師比劃著說。
小弟子笑得前仰後合:“那也太慘了吧!那他們舌頭上還會有啥變化呢?”
仙師神秘一笑:“他們的舌頭上啊,會有一層滑滑的舌苔,就像是塗了一層潤滑油。這是因為他們丹田裡有熱,但胸中有寒,就像是你冬天吃火鍋,上邊吃著熱騰騰的,下邊腳卻凍得跟冰棍似的。所以他們口渴想喝水,但又喝不下去,嘴裡乾巴巴的,還煩躁得很。”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又問:“那要是給他們用了瀉藥,會怎麼樣呢?”
仙師歎了口氣:“那可就更麻煩了。要是用了瀉藥,他們額頭上會出點汗,還微微喘著氣,小便要是能排得順暢還好點,要是排不出來,那就危險了。這就像是汽車油箱漏油了,還一個勁兒地踩油門,你說這車還能開多遠?”
小弟子瞪大了眼睛:“那豈不是要完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