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子啊,就兩味藥,麻仁和白蜜。麻仁能潤腸通便,白蜜呢,就是蜂蜜啦,能滋養潤燥。把這兩味藥放到一起煮,煮到麻仁的精華都出來,再加入蜂蜜調和一下,就可以給病人喝了。”
“來來來,為師再給你算算這方子怎麼配。麻仁一升,換算成現代單位就是30克;白蜜六合,這個嘛,你就看著加吧,大概加到能讓藥液變得甜甜的就行了。把這兩味藥放到一起,加水四升,也就是四瓶礦泉水的量,先煮麻仁,煮到剩下一升五合,也就是一瓶半礦泉水的量,去掉藥渣,再加入蜂蜜,稍微煮一下,讓蜂蜜和藥液充分融合,然後就可以給病人喝了。”
小弟子一聽,眼睛又亮了起來:“哇,仙師,這方子聽起來就好喝!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喝一點來預防燥病呢?”
仙師一聽這話,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我的小弟子啊,你可真是個吃貨!這方子可不是隨便喝的,得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用。你可彆把自己當病人來試藥哦!”
小弟子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嘿嘿,我就知道仙師您最疼我了,肯定不會讓我亂吃藥的。”
仙師看著小弟子那調皮的樣子,忍不住又笑了起來:“哈哈,你這個小機靈鬼啊,真是讓為師又愛又恨。不過啊,既然你這麼好學,為師就再多教你一點吧。”
“你知道嗎?這脈象啊,其實也是很有意思的。就像浮短而急的脈象,它就像是小兔子在草原上狂奔一樣,急促而不穩定。這說明病人的正氣還比較強盛,能夠與燥邪相抗衡。但是如果脈象變得沉細而弱了,那就說明病人的正氣已經不足了,這時候就得趕緊想辦法補充正氣才行。”
小弟子一聽這話,眼睛又瞪得圓圓的:“哇,仙師,您真是太厲害了!連脈象都能講得這麼生動有趣!我以後一定要好好跟您學習醫術!”
仙師看著小弟子那認真的樣子,滿意地點了點頭:“嗯,我的小弟子啊,你果然是個學醫的好苗子。隻要你肯努力學習醫術,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
小弟子蹦蹦跳跳地來到張仲景仙師的麵前,一臉愁容地說:“師父啊,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您。最近我遇到了一種病症,患者口爛得不行,氣還一個勁兒地往上衝,胸中也疼得要命,脈摸起來又大又澀,這可怎麼是好呀?”
張仲景仙師一聽,眼睛一亮,哈哈笑道:“哦?竟有此等怪病?來來來,讓我這個老神仙給你說道說道。”
小弟子一聽,連忙湊近,豎起耳朵仔細聽。
張仲景仙師清了清嗓子,緩緩道來:“這啊,乃是燥病作祟。燥邪這家夥,可不簡單,它要是盯上了你的心,你就得遭殃了。你看這患者,口爛得跟吃了辣椒似的,火辣辣地疼;氣呢,一個勁兒地往上衝,好像肚子裡裝了股無名火;胸中更是疼得要命,好像被什麼重物給壓住了;脈摸起來,又大又澀,就像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一樣。這一切啊,都是燥邪乘心所導致的。”
小弟子一聽,恍然大悟,連忙問道:“那師父,這病該怎麼治呢?”
張仲景仙師微微一笑,捋了捋胡子,說:“彆急,我這有個方子,名叫梔子連翹甘草栝蔞湯,專門對付這種燥病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弟子一聽,眼睛一亮,連忙追問:“那方子是怎麼配的呢?”
張仲景仙師耐心地解釋道:“這個方子啊,需要梔子十四枚,連翹二兩,甘草二兩,栝蔞根四兩。你可彆小看這些藥材,它們可都是對付燥邪的利器呢!”
小弟子一聽,眉頭一皺,說:“師父啊,這藥材的劑量是多少啊?古代的劑量和現代的可不一樣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大笑,說:“你這小子,還挺細心的嘛!放心,我這已經給你換算好了。古代的一兩啊,大約相當於現代的5克。所以,梔子就是十四枚,連翹就是10克,甘草也是10克,栝蔞根呢,就是20克。怎麼樣,清楚了吧?”
小弟子一聽,連忙點頭,說:“清楚了清楚了,師父您真是太好了!”
張仲景仙師看著小弟子一臉興奮的樣子,忍不住打趣道:“你這小子,可彆高興得太早。這方子雖然好,但也得看你怎麼用。要是用得不當,可是會適得其反的哦!”
小弟子一聽,連忙收起笑容,認真地問道:“那師父,這方子該怎麼用呢?”
張仲景仙師耐心地解釋道:“這個方子啊,你得先準備好七升水,然後把這四味藥材放進去煮。煮到水剩下三升的時候,就可以關火去渣了。然後啊,你把這湯藥分成三份,每天喝三次,每次喝一份。記住了嗎?”
小弟子一聽,連忙點頭,說:“記住了記住了,師父您真是太好了!”
張仲景仙師看著小弟子一臉認真的樣子,忍不住笑了笑,說:“行了行了,你這小子,彆拍馬屁了。快去準備藥材吧,患者還等著你呢!”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