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天,有個小弟子,一臉困惑地跑來問張仲景仙師:“師父啊,我這有個傷寒的病例,症狀可複雜了,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還有腳攣急,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嘿,這小子遇到的可是個難題啊!於是,他清了清嗓子,模開始娓娓道來:“小徒啊,這傷寒病症,脈浮呢,就像是水麵上漂著的一根草,說明病邪還在體表;自汗出,那是身體在努力排邪呢,可惜力氣用錯了地方;小便數,哎呀,這是身體裡的水分都通過小便跑掉了,可不就剩下乾巴巴的了嘛;心煩,那是心裡頭亂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微惡寒,說明還有點兒怕冷,陽氣不足啊;至於腳攣急,那就是因為身體裡的水分和陽氣都不足了,腳上的筋肉得不到滋養,就開始抽筋啦!”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仿佛在說:“哇塞,師父你說得這麼形象,我一下子就懂了!”
張仲景仙師繼續講道:“這時候啊,如果有人傻乎乎地給病人用桂枝湯,想攻其表,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桂枝湯是乾啥的?那是用來解表散寒的,適合那種純粹的外感風寒。可這個病人呢,身體裡的水分和陽氣都不足了,再用桂枝湯發汗,那不是雪上加霜嘛!所以啊,病人就會立刻出現厥逆,就是手腳冰涼;咽中乾,那是喉嚨裡乾得跟旱田似的;煩燥,心裡頭亂得跟被貓抓了似的;吐逆,那是胃裡的氣兒都往上頂,吃啥都吐。”
小弟子聽得一愣一愣的,連忙問:“那咋辦呢?師父你有啥好辦法沒?”
張仲景仙師得意地一笑,說:“當然有啦!這時候啊,咱得趕緊給病人熬一鍋甘草乾薑湯。這甘草呢,是個和事佬,能調和藥性,還能補脾益氣;乾薑呢,那可是個暖寶寶,能溫中散寒,回陽救逆。兩藥合用,就能迅速恢複病人的陽氣啦!”
“來來來,我給你說說這甘草乾薑湯怎麼做。甘草四兩換算成現代就是20克),乾薑二兩換算成現代就是10克)。把這兩味藥放到鍋裡,加上三升水換算成現代就是大約600毫升),煮啊煮,煮到隻剩下一升五合換算成現代就是大約300毫升),然後把藥渣倒掉,分兩次溫服就行啦!”
小弟子一聽,眼睛又亮了:“師父,這方子這麼簡單,真的能治病嗎?”
張仲景仙師拍了拍他的腦袋,說:“小子,你可彆小瞧這方子,簡單往往意味著深刻。就像人生一樣,有時候複雜的追求不如簡單的幸福來得實在。”
張仲景仙師繼續講道:“等病人喝了甘草乾薑湯,厥逆好了,腳也暖和了,那就說明陽氣恢複得差不多了。這時候啊,咱得再給他來一碗芍藥甘草湯。這芍藥呢,是個溫柔的姑娘,能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甘草呢,還是那個和事佬。兩藥合用,就能讓病人的腳筋得到滋養,不再攣急了。”
“來來來,我再給你說說這芍藥甘草湯怎麼做。芍藥四兩換算成現代就是20克),甘草四兩換算成現代就是20克)。把這兩味藥放到鍋裡,加上三升水換算成現代就是大約600毫升),煮啊煮,煮到隻剩下一升五合換算成現代就是大約300毫升),然後把藥渣倒掉,分兩次溫服就行啦!”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仿佛已經看到了病人康複後的笑臉。
張仲景仙師繼續講道:“不過啊,如果病人的胃氣不和,出現譫語就是胡言亂語)的情況,那就得少給他喝點調胃承氣湯了。這調胃承氣湯呢,是個清理腸道的小能手,能讓腸道裡的垃圾和熱氣都排出去。不過啊,這方子裡的芒硝可是個猛藥,用得多了可就得拉肚子了,所以啊,得少用點。”
“來來來,我給你說說這調胃承氣湯怎麼做。甘草一兩換算成現代就是5克),芒硝半斤換算成現代就是25克,不過這裡得注意啊,實際用藥時芒硝的用量得根據病情來調整,可不能真用半斤那麼多,不然非得拉得虛脫不可!這裡隻是為了保持原方的比例才這麼說的)。大黃四兩換算成現代就是20克),不過啊,這大黃得先用酒洗一洗,這樣能去掉它的寒性。把甘草和大黃放到鍋裡,加上三升水換算成現代就是大約600毫升),煮啊煮,煮到隻剩下一升換算成現代就是大約200毫升),然後把藥渣倒掉,再把芒硝加進去,稍微再煮一兩沸就行啦!記住啊,這湯得一口氣喝完,不能分著喝。”
小弟子聽得目瞪口呆,仿佛在說:“哇塞,師父你說得這麼詳細,我以後也能當醫生了!”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說:“小子,你還差得遠呢!當醫生啊,光知道藥方可不行,還得懂得望聞問切,懂得辯證施治。就像這傷寒病症啊,雖然症狀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實際上每個病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啊,咱們得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調整藥方和用量。”
張仲景仙師繼續講道:“對了,如果病人被重發汗或者加了燒針就是針灸的一種手法,不過用得不當就會傷陽氣)治療,那情況可就嚴重了。這時候啊,就得用四逆湯來救命了。這四逆湯啊,是個回陽救逆的大方子,能迅速恢複病人的陽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來來來,我給你說說這四逆湯怎麼做。人參二兩換算成現代就是10克),甘草二兩換算成現代就是10克),乾薑一兩半換算成現代就是7.5克),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換算成現代就是大約1015克)。把這四味藥放到鍋裡,加上三升水換算成現代就是大約600毫升),煮啊煮,煮到隻剩下一升二合換算成現代就是大約240毫升),然後把藥渣倒掉,分兩次溫服就行啦!不過啊,如果病人身體強壯點呢,附子可以多用點;乾薑呢,也可以稍微多放點;但甘草呢,最好還是彆多放了,不然可能會影響藥效的。”
小弟子一臉懵懂地跑來問張仲景仙師:“師父啊,我遇到了個奇怪的事兒。有個人得了太陽病,症狀都齊全了,我按照桂枝法給他治,結果病情沒好轉,反而加重了。他先是手腳冰涼,然後喉嚨乾得跟旱地似的,還煩躁得要命,吐個不停,最後連胡話都說上了。這是咋回事兒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心裡就樂嗬了:“小徒啊,你這回可是踢到鐵板了。這哪是什麼單純的太陽病啊,這分明是個陽旦證的偽裝高手!你可彆小看了它,它狡猾著呢。”
“陽旦證?啥玩意兒?聽起來像是武俠小說裡的神秘武功啊!”小弟子一臉疑惑。
我搖了搖頭,笑道:“武俠小說看多了吧。陽旦證啊,其實就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表虛證,它跟太陽病有點像,但又有自己的小九九。你看,寸口脈浮,這就說明有風邪入侵了。浮脈嘛,就像水麵上的浮萍,輕輕一碰就晃悠,說明正氣有點虛,擋不住外邪了。風邪這家夥,一來就搗亂,生熱生燥,搞得人體內生火。再加上正氣一虛,筋脈就容易攣急,就像缺鈣的腿肚子,時不時抽個筋兒。”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我給他用桂枝法,豈不是火上澆油了?”小弟子恍然大悟。
“沒錯,你這一攻啊,可就把他僅有的一點陽氣給攻沒了。汗一出多,體液就乾了,筋脈沒了滋潤,自然就攣得更厲害了。這就像乾旱的土地,裂得都能塞雞蛋了。陽明經呢,一看這架勢,也亂了套了,內結起來,煩躁、譫語就都找上門來了。”張仲景仙師邊說邊比劃,把小弟子逗得直樂。
“那咋辦呢?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這樣吧?”小弟子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