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仙師微微一笑:“關係可大了去了!你想啊,這些手段雖然能趕跑邪氣,但它們也有一個副作用,那就是會消耗咱們身體裡的津液。津液啊,就像是咱們身體裡的潤滑油,要是沒了它,身體裡的各個部件可就得乾摩擦了。”
“所以啊,要是太陽病的時候發汗發得太過,或者瀉藥用得太多,或者利小便利得太猛,就會導致身體裡的津液大量流失。這樣一來,胃裡麵就會變得乾燥,就像是被烤乾的土地一樣。”
小弟子一聽,忍不住笑了起來:“師父,您這比喻可真形象!那胃乾燥了,陽明病就來了?”
張仲景仙師點了點頭:“沒錯!胃乾燥了之後,它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不能很好地腐熟水穀,也不能把食物殘渣往下推。這樣一來,大便就會在腸道裡滯留,變得乾燥堅硬,排便就會變得困難。”
“這就好比咱們平時吃火鍋,要是吃得太辣太乾,是不是就會覺得便秘啊?陽明病就是這個道理。”
小弟子一聽,眼睛一亮:“師父,您說得太對了!我每次吃火鍋後,第二天都得在廁所裡奮戰半天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哈哈,看來你也是個有經驗的人啊!不過呢,陽明病可不僅僅是便秘那麼簡單,它還會有一係列的症狀,比如發熱、口渴、腹脹、腹痛等等。”
“這些症狀啊,都是因為身體裡的津液不足,導致陽氣過盛,熱氣上衝所引起的。所以啊,陽明病又叫‘胃家實’,就是胃裡麵太乾燥、太結實了。”
小弟子一聽,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原來陽明病是這麼來的啊!那師父,咱們該怎麼治療陽明病呢?”
張仲景仙師笑了笑:“治療陽明病啊,原則就是補充津液、清泄熱氣。比如說,可以用白虎湯來清熱生津;或者呢,用承氣湯來通便泄熱。當然了,具體用什麼藥、怎麼用,還得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辨證施治。”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師父,您這說得也太複雜了吧!我記不住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大笑:“你這小子,平時就知道偷懶!不過也沒關係,等你跟師父多學學,慢慢就會了。”
“不過呢,我得提醒你一句,學醫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下苦功夫才行。你要是像吃火鍋那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肯定是學不好的。”
有一天,小弟子一臉呆萌地蹦到了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問:“師父,師父,那個陽明病啊,它的外在表現是怎麼樣的呢?是不是跟變魔術一樣,有啥特彆的信號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嘴角微微上揚,心裡暗想:這小子,今天是想逗樂子嗎?行,那我就陪你玩玩,用幽默的方式給你上一課!於是,仙師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回答:“哦,你問陽明病的外證啊?那可是相當的‘熱情奔放’!想象一下,你站在炎炎夏日的大太陽底下,渾身熱得跟蒸籠裡的包子似的,汗水嘩嘩地流,衣服都能擰出水來。這時候,你不但不覺得冷,反而還嫌棄風扇不夠勁兒,空調不夠冷,一個勁兒地喊:‘再熱點兒,再熱點兒!’”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差點兒沒笑噴出來:“師父,您這是在說陽明病的人,還是在說咱們夏天怕熱的自己啊?”
仙師哈哈大笑,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嘿,這不就是陽明病的典型外證嘛!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記住了啊,下次碰到這樣的病人,你就可以跟他說:‘嘿,哥們兒,你這是陽明病上身,熱情得跟夏天的太陽有一拚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小弟子還沉浸在那搞笑的畫麵裡,仙師決定再給他加深一下印象,於是開始了一段爆笑又詳細的講解。
“咱們中醫啊,講究的是陰陽平衡。陽明病呢,就是陽明經主要是胃和大腸)的陽氣太旺了,旺得過了頭,就變成了‘熱情過度’。你想想啊,胃和大腸是乾啥的?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廢物。陽明病的時候,這些東西都處理得太過頭了,胃火熊熊燃燒,大腸也熱得跟火爐似的。所以啊,病人就會覺得身上熱乎乎的,像是被一團火包圍著。”
“再來說說那汗水。陽明病的人,為啥汗水流個不停呢?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熱氣太多了,得找個出口往外泄啊。汗水就是最好的‘滅火器’,不停地往外冒,試圖給身體降降溫。可惜啊,這‘滅火器’有點兒不太給力,雖然流了不少汗,但那股子熱勁兒還是下不去。”
“至於不惡寒、反惡熱嘛,那就更好理解了。你想啊,正常人到了冬天,寒風一吹,都會打個哆嗦,覺得冷。但陽明病的人呢?他們體內那股子熱氣太足了,冷風吹過來,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吹了個小風扇,還挺涼快的呢!反倒是到了夏天,那熱浪一來,他們可就受不了了,恨不得找個冰窟窿鑽進去。”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插上一句:“師父,那陽明病的人,夏天是不是得天天吃冰棍兒啊?”
仙師笑著搖頭:“那可不行!冰棍兒雖然暫時能給他們帶來點兒涼爽,但吃多了反而會傷了脾胃。陽明病的人啊,得用咱們中醫的方法來調理,比如吃點兒清熱瀉火的藥啊,或者針灸一下陽明經的穴位啊,讓那股子熱氣乖乖地退回去。”
“不過啊,話說回來,陽明病雖然讓人難受,但也有它的好處。你想啊,那些冬天怕冷、手腳冰涼的人,多羨慕陽明病的人啊!冬天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個溫暖的懷抱。所以啊,咱們看待疾病啊,不能隻看它不好的一麵,還得看到它可能帶來的‘小確幸’。”
小弟子一聽,笑得前仰後合:“師父,您這說法真是太逗了!看來啊,陽明病的人,冬天可以省不少暖氣費呢!”
仙師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哈哈,是啊!不過啊,咱們還是得記住,陽明病雖然有時候能帶來點兒‘小確幸’,但終究還是身體失衡的表現。咱們作為中醫人,得時刻關注身體的平衡狀態,一旦發現失衡了,就得趕緊調理過來。”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