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天,咱們的小弟子,一臉困惑地晃進了師父的診室,那表情就像是吃了沒放鹽的拉麵,怎麼看怎麼不對勁。他撓著頭,小心翼翼地開口了:“師父啊,我有個事兒怎麼想都想不明白,您能給我講講陽明病裡,為啥有的人隻是頭眩,而且還不惡寒呢?這背後的邏輯,我腦回路繞了好幾圈都沒繞明白。”
張仲景仙師一聽,嘿,這小子今兒個是動了真格了,決定好好給他上一課。於是,他清了清嗓子,緩緩道來:“小徒啊,這事兒咱們得從頭捋。陽明病啊,那可是中醫裡的大學問,它關乎到人體的陽明經,這條經絡要是鬨起脾氣來,那症狀可就五花八門了。”
“首先,咱們說說頭眩這事兒。你想啊,陽明經主管的是人體的陽明之氣,這股氣要是過於旺盛,或者是被啥東西給堵住了,那它就會在頭上搗亂,讓你感覺天旋地轉,跟喝了十瓶二鍋頭似的。為啥不惡寒呢?這是因為陽明病啊,它屬於熱證,就像夏天裡的火爐,熱得你隻想穿短袖短褲,哪裡還會覺得冷啊?所以,陽明病的患者,往往是一副‘我不怕冷,我就怕熱’的傲嬌模樣。”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哦~原來如此,那‘故能食’又是咋回事?難道得了陽明病還能開胃不成?”
師父笑了笑,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嘿,你還真說對了。陽明病的人啊,因為體內有熱,這熱啊,就把胃裡的那些食物給‘烤’得香噴噴的,你說人能不想吃嗎?所以啊,他們往往食欲大增,跟餓了三天三夜的狼似的,看見啥都想吃兩口。不過啊,咱們得提醒他們,這時候吃歸吃,可彆暴飲暴食,不然胃可受不了。”
小弟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麼:“師父,那您說,如果陽明病的患者還咳嗽,這咳嗽跟咽痛有啥關係呢?”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胡子,一臉高深莫測地說:“這事兒啊,咱們得從五行生克說起。陽明經屬土,肺呢,屬金。在五行裡,土生金,也就是說,陽明經是肺的‘老媽子’。要是陽明經出了問題,熱氣往上衝,衝到了肺裡頭,肺這‘孩子’能不鬨意見嗎?一鬨意見,就咳嗽上了。這一咳啊,咽喉這個‘咽喉要道’可就遭殃了,跟被火燒似的,能不痛嗎?”
小弟子一聽,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那如果不咳,咽就不痛咯?”
張仲景仙師點了點頭:“對頭!要是不咳,說明這股熱氣還沒衝到肺裡頭,咽喉自然也就安然無恙了。所以啊,咱們看病啊,不能光看表麵症狀,得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病根兒,這才叫對症下藥。”
小弟子聽完,一臉崇拜地看著張仲景仙師:“師父,您真是太厲害了!這中醫理論,簡直就是一門藝術啊!”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小徒啊,你這馬屁拍得倒是挺響,不過啊,中醫這門學問,確實博大精深。咱們啊,得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對得起患者,對得起咱們這門手藝。”
有一天,小弟子眨巴著大眼睛,一臉天真地問道:“師父啊,我老是聽您說陽明病,陽明病的,可我咋就不明白呢?特彆是那個陽明病無汗,小便還不利的狀況,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啊?是不是身體裡的水龍頭壞了,水出不來了?”
張仲景仙師一聽,差點沒笑噴出來,這小家夥,腦洞開得真夠大的。不過,既然他這麼好奇,那我就得好好給他講講這陽明病的事兒,還得講得通俗易懂,讓他一聽就明白。
於是,他清了清嗓子,開始了“爆笑中醫課堂”。
“哎呀,小家夥,你這問題問得好啊!陽明病啊,咱們得先從陽明說起。在中醫裡啊,陽明是個很重要的概念,它代表的是咱們身體裡的陽氣最旺盛的地方,就像是個大鍋爐,負責給咱們的身體加熱,讓咱們暖暖的,有活力。但是呢,這個鍋爐要是出了問題,那可就不好玩了。”
“比如說啊,陽明病無汗這事兒。咱們正常人啊,天氣一熱,或者稍微一動彈,汗就出來了,這是身體在自動調節溫度,散熱呢。但是陽明病的人啊,他們的毛孔好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了,汗就是出不來。這就像是你夏天熱得要命,想吃個冰淇淋降降溫,結果冰淇淋放到嘴裡,卻發現它化了也沒涼到你心裡去,那感覺,是不是很憋屈?”
小弟子一聽,立馬點頭,眼睛還閃爍著共鳴的光芒,看來他是真懂了。
“然後呢,小便不利這事兒,就更有意思了。咱們身體裡的水啊,除了通過汗排出去,還可以通過小便排出去。但是陽明病的人啊,他們的小便就是不暢快,好像水龍頭被擰小了一樣,滴滴答答的。你想啊,要是你家裡的水龍頭壞了,水流不暢,你是不是得急得直跳腳?咱們身體裡的這些水啊,也是一樣,它們得趕緊排出去,不然身體就得出問題。”
“所以啊,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這兩件事兒加在一起,那身體裡的水分就得滯留了。水分滯留時間久了,身體就開始發黃了。這就像是你洗衣服,衣服在水裡泡久了,是不是就發黃了?咱們的身體也是一樣,水分滯留時間久了,那些廢物啊、毒素啊就開始沉澱,身體自然就發黃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一臉不可思議:“啊?這麼嚴重啊!那發黃了是不是就變成小黃人了?”
張仲景仙師一聽,差點沒笑岔氣,這小家夥,想象力真是太豐富了。不過,既然他這麼問,那我就得好好給他解釋一下。
“哈哈,小家夥,你想象力不錯啊!不過啊,咱們中醫裡說的發黃,可不是變成小黃人那麼簡單。它是身體內部出了問題,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警告呢。所以啊,咱們得趕緊想辦法,把這些滯留的水分排出去,讓身體恢複健康。”
“那師父,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到底該怎麼治呢?”小弟子一臉認真地問道。
張仲景仙師笑了笑,開始給他講解治療方法:“治療陽明病啊,咱們得根據具體情況來。如果是無汗,那咱們就得想辦法讓毛孔打開,讓汗排出來。比如說啊,可以用一些發汗的藥,像麻黃、桂枝之類的。但是啊,這些藥物可不能隨便用,得根據病人的體質、病情來配伍,不然就可能適得其反。”
“然後呢,小便不利這事兒,咱們也得想辦法解決。可以用一些利尿的藥,像茯苓、豬苓之類的。這些藥物啊,就像是小水泵,能把身體裡的水分抽出去,通過小便排出去。但是啊,同樣得注意配伍和用量,不然就可能傷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