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仙師一聽,嘿,這小子還挺會形容,蒸籠裡的饅頭,這比喻也是絕了!不過咱們可是正經八百的中醫傳承者,得拿出點真本事來。於是,他故作高深地說:“哦?太陽病二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此乃陽明之證也!要解此症,非調胃承氣湯莫屬矣!”
小弟子一聽,眼睛立馬亮了起來,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調胃承氣湯?聽起來好高大上的樣子,師父快給我講講這方子是怎麼來的,又該怎麼用?”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胡子,開始娓娓道來:“調胃承氣湯啊,那可是老祖宗留給咱們的寶貝。方子簡單,就三味藥:炙甘草、芒硝、大黃。不過,簡單歸簡單,這藥效可一點都不含糊。”
“先說這炙甘草吧,它可是個多麵手,既能補脾益氣,又能緩急止痛,還能調和諸藥。在這裡呢,它就像是個和事佬,幫大家夥兒把關係捋順了,讓藥性能夠更加和諧地發揮作用。不過,咱們得注意,這裡的炙甘草可是炙過的,炙過之後呢,它的藥性就更溫和了,不會像生甘草那麼衝。”
“再來說說這芒硝,嘿,這家夥可厲害了,它可是個清熱瀉火的高手,能把體內的熱毒給一股腦兒地趕出去。而且啊,它還有個特彆的本領,就是能軟化硬結,你要是便秘啥的,用上它,保證暢通無阻。不過呢,這芒硝可不能久煮,得最後放,不然藥效就跑了。”
“最後就是大黃了,這家夥可是個猛將,攻下積滯、瀉火解毒那是它的拿手好戲。不過呢,咱們用在這裡的大黃可是經過酒洗的,酒洗之後呢,它的藥性就更加活潑了,能更好地發揮瀉下的作用。而且啊,這大黃跟炙甘草、芒硝搭配起來,那效果更是杠杠的,簡直就是清熱瀉火、調理腸胃的黃金搭檔。”
“至於這製配方法嘛,也挺簡單的。咱們先把炙甘草和大黃放到鍋裡,加上三升水換算成現代計量,大約就是六瓶礦泉水的量),然後開火煮。煮到水剩下一升的時候也就是大約兩瓶礦泉水的量),就把藥渣撈出來,把芒硝加進去。這時候呢,火得調小點兒,微火就行,讓芒硝慢慢融化,再煮個一兩沸,就好啦。記住啊,這湯藥得趁熱喝,一口氣喝完,這樣才能更好地調理胃氣。”
小弟子聽得那叫一個津津有味,眼睛裡閃爍著求知的光芒:“師父啊,您這一番講解,可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不過呢,我還是有個疑問,這方子裡的藥材用量是多少啊?還有啊,這些藥材到底是怎麼發揮作用的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這小子還真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啊!不過呢,既然是師父,那就得耐心解答。於是張仲景仙師便說:“這方子裡的藥材用量啊,炙甘草是二兩換算成現代計量,就是10克),芒硝是半斤換算成現代計量,就是25克),大黃是四兩換算成現代計量,就是20克)。至於它們是怎麼發揮作用的嘛,那就得說說中醫的理論了。”
“中醫啊,講究的是陰陽平衡、五行相生相克。你看這太陽病,本來是表證,應該發汗解表才對。但要是發汗發過了頭,或者發汗不得法,那熱邪就可能趁機往裡走,走到陽明經去了。陽明經啊,那可是多氣多血的經絡,熱邪一到那裡,就像魚兒得水一樣,開始興風作浪了。所以啊,這時候咱們就得用調胃承氣湯來清熱瀉火、調理腸胃。”
“這方子裡的炙甘草呢,就像是個溫柔的母親,用它的甘味來緩急止痛、調和藥性。大黃呢,就像是個勇猛的戰士,用它的苦味和寒性來攻下積滯、瀉火解毒。芒硝呢,就像是個靈活的助手,用它的鹹味和寒性來清熱瀉火、軟化硬結。它們三個搭配起來啊,就像是一個完美的團隊,各司其職、各儘其能,共同把體內的熱邪給趕出去。”
“而且啊,這調胃承氣湯還有個特彆的好處,就是它能調理腸胃。你看現在的人啊,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飲食又不規律,腸胃問題那是層出不窮啊。用上這調胃承氣湯呢,就能讓腸胃變得通順起來,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
小弟子屁顛屁顛地跑過來,一臉求知若渴的模樣,問道:“師父啊,我這心裡頭有個大大的疑問,就像那貓爪子撓心似的,不問出來我今晚怕是連飯都吃不下去了。您說說,傷寒吐了之後,肚子脹得跟個皮球似的,這時候該咋整呢?有沒有什麼靈丹妙藥能救急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仲景仙師一看這小家夥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就笑著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說:“哎呀,你這問題問得好!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便是也。這調胃承氣湯啊,那可是咱們中醫界的‘消脹神器’,專治各種不服!”
小弟子一聽,眼睛立馬亮了起來,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連忙追問:“師父,那這調胃承氣湯到底是怎麼個做法?材料都有哪些?比例咋配?快給我細細道來!”
張仲景仙師清了清嗓子,開始娓娓道來:“這調胃承氣湯啊,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也不難。材料就三樣:甘草、芒硝、大黃。比例嘛,按照古法,甘草二兩咱們現在為了方便,一兩就當5克來算,那就是10克甘草啦),芒硝半斤換算成現代計量,那就是25克),大黃四兩也就是20克)。怎麼樣,這配料聽起來是不是很豪華?”
小弟子一聽,嘴巴張得老大,都能塞進去一個雞蛋了:“師父,這麼多芒硝,不會把人吃成‘鹽罐子’吧?”
我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腦袋:“傻小子,這芒硝啊,可不是咱們做飯用的鹽。它可是中藥裡的‘清道夫’,能清熱瀉火,潤燥軟堅。對於你這肚子脹得跟孕婦似的症狀,芒硝可是功不可沒啊!不過呢,用量雖大,但咱們這可是遵醫囑,彆擔心,保證讓你藥到病除!”
小弟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問道:“那甘草和大黃呢?它們又起啥作用?”
張仲景仙師繼續講解:“甘草啊,可是中藥裡的‘和事佬’,能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在這調胃承氣湯裡,它就像是那溫柔的媽媽,既能安撫大黃的烈性,又能幫芒硝更好地發揮作用。至於大黃嘛,那可是中藥裡的‘猛將’,能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對於你這肚子裡的積食和脹氣,大黃就像是一把利劍,直插病灶,斬草除根!”
小弟子聽得目瞪口呆,連連點頭:“師父,您這說得也太生動形象了吧!那我趕緊記下來,以後也好給彆人顯擺顯擺。”
張仲景仙師笑了笑,接著說道:“彆急,還沒完呢。這調胃承氣湯的做法,也是很有講究的。咱們先把甘草和大黃這兩味藥,用水三升換算成現代計量,大約就是六斤水啦)煮。注意啊,這火候得掌握好,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慢慢燉煮,直到煮剩下一升藥液為止。這時候,把藥渣過濾掉,再把芒硝加進去。芒硝這家夥可不耐煮,一加進去就得趕緊用微火再煮個一兩沸,趕緊關火,不然藥效就跑了。”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還不忘插嘴問道:“師父,那這一鍋藥湯,得咋喝啊?是一次性喝完,還是分幾次喝?”
張仲景仙師摸了摸下巴,一本正經地說:“這調胃承氣湯啊,得溫頓服之。也就是說,等藥湯稍微涼一點,不那麼燙嘴了,就一口氣全喝下去。這樣藥效才能發揮得最好。當然了,喝之前最好先深吸一口氣,做好心理準備,畢竟這藥味道可不咋地。”
小弟子一聽,臉色都變了:“師父,這……這藥不會很苦吧?”
張仲景仙師嘿嘿一笑:“苦是肯定的啦,但良藥苦口嘛。你想想,這藥喝下去,肚子裡的脹氣立馬就消了,多值啊!再說了,你要是實在喝不下去,為師可以給你準備點蜜餞甜棗啥的,喝完藥趕緊含一顆,壓壓苦味。”
小弟子一聽有甜棗吃,眼睛又亮了起來:“嘿嘿,師父您真是體貼入微啊!那我這就去準備藥材,今晚就開煮這調胃承氣湯!”
張仲景仙師看著他興衝衝的背影,忍不住搖了搖頭,心中暗笑:“這小子,還真是容易滿足啊。不過話說回來,這調胃承氣湯啊,還真是治療傷寒吐後腹脹滿的良藥。隻要藥材配比得當,火候掌握得好,喝下去保證讓你藥到病除,肚子立馬舒坦!”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