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醫館裡陽光正好,照得屋子暖烘烘的。一個小弟子皺著眉頭,滿臉寫著疑惑,像隻迷失在迷宮裡的小老鼠,一路小跑來到張仲景仙師麵前。小弟子撓撓頭,可憐巴巴地說:“仙師呀,我最近翻醫書,看到了臟厥和蚘厥,這倆名字聽起來就暈乎乎的,我是越看越糊塗。您快給我講講,這臟厥和蚘厥到底有啥區彆呀?我感覺自己的腦袋都要被這倆詞攪成漿糊啦!”
張仲景仙師一聽,忍不住樂了,放下手中正翻看的醫書,摸了摸那長長的胡子,笑著說道:“小弟子呀,彆著急,聽我慢慢給你說道說道。這臟厥和蚘厥啊,雖然都帶著個‘厥’字,但區彆可大了去了,就像貓和狗,看著都是小動物,可習性啥的完全不一樣。”
“咱先來說說臟厥。你聽好了啊,要是一個人得了傷寒,脈象變得特彆微弱,而且手腳冰涼,這時候就得留意啦。等到七八天的時候呢,不僅手腳冷,連皮膚都變得冷冰冰的,這人還煩躁得不行,一刻都安靜不下來,這就是典型的臟厥啦。
為啥會這樣呢?這就得說到中醫理論啦。咱們身體裡有五臟六腑,就像一個大家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職責。臟厥呢,就是這個大家庭裡的五臟出問題啦,特彆是腎陽不足。腎陽就像家裡的小火爐,本來應該燒得旺旺的,給身體提供溫暖和能量。結果腎陽不足,小火爐快滅了,身體就暖和不起來,手腳和皮膚就冷颼颼的。
這煩躁不安呢,就好比家裡亂成了一鍋粥,各個成員都慌了神。因為五臟的功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身體就不舒服,人自然就煩躁得坐立不安啦。所以啊,臟厥就是身體裡的五臟‘鬨罷工’,導致的一係列問題。”
“再講講蚘厥。蚘厥的人啊,會有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會吐蛔蟲。你想想,那蛔蟲在肚子裡折騰,時不時跑出來,多嚇人呀!
一般來說,蚘厥的病人平時看起來還挺安靜的,但時不時就會覺得心煩。為啥呢?這是因為肚子裡有蛔蟲,它們喜歡待在比較溫暖、舒服的地方。當肚子裡寒邪比較重的時候,就像家裡突然變冷了,蛔蟲待不下去啦,就會往上跑,跑到膈這個地方。膈就像身體裡的一個‘小隔板’,蛔蟲跑到這兒,人就會覺得心煩。
過一會兒呢,蛔蟲可能又安靜下來了,人也就不那麼煩了。可要是這人一吃東西,蛔蟲聞到食物的香味,就像聞到美食的饞貓,又開始興奮起來,往上跑,人就會嘔吐,還會再次心煩,然後就會吐出蛔蟲。這就是蚘厥的奇妙之處,和臟厥完全不一樣吧!”
小弟子眼睛睜得像銅鈴,趕緊問道:“仙師呀,那這臟厥和蚘厥都這麼麻煩,有沒有啥辦法能治好它們呢?”
“哈哈,這對付蚘厥啊,咱們有個厲害的方子,叫烏梅丸。這烏梅丸可不簡單,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專門能打開治療蚘厥的大門。而且啊,這烏梅丸還能治療久利,就是長期拉肚子的毛病,可管用啦!”
“咱們來看看烏梅丸裡都有啥寶貝藥材。
首先是烏梅,這烏梅得要三百枚呢!烏梅啊,就像個‘酸甜小衛士’,它味酸,能把蛔蟲牢牢地‘抓住’,讓它們乖乖待在肚子裡,彆到處亂跑。你想啊,蛔蟲就像一群調皮的小孩,烏梅的酸味就像給小孩們設了個陷阱,讓他們一不小心就掉進去,動彈不得。
細辛,這味藥有六兩,換算成現代的重量就是5x6=30克。細辛就像個‘散寒小能手’,它能把身體裡的寒邪都趕跑。你看,蚘厥不是因為肚子裡有寒邪,蛔蟲才不安分嘛,細辛一來,就把寒邪這個‘搗亂分子’給收拾了,讓肚子裡暖和起來,蛔蟲也就沒那麼鬨騰了。
乾薑,十兩,也就是5x10=50克。乾薑可是個‘溫暖大哥哥’,它能溫脾胃,讓脾胃這個‘小工廠’能正常運轉。脾胃暖和了,消化功能好了,身體的氣血供應也就充足啦,對治療蚘厥和久利都有幫助。
黃連,這得要十六兩,也就是5x16=80克。黃連就像個‘苦味小警察’,它特彆苦,能抑製蛔蟲的活動。蛔蟲不喜歡苦味,碰到黃連,就像老鼠見了貓,不敢亂動啦。
當歸,四兩,也就是5x4=20克。當歸就像個‘養血小天使’,它能補養氣血,讓身體的氣血更充足。你想啊,生病的時候,身體的氣血會損耗,當歸就能及時給身體補充能量,讓身體恢複得更快。
附子,六兩炮去皮),也就是5x6=30克。附子可是個‘回陽大英雄’,它能讓腎陽重新振作起來。就像給家裡快滅的小火爐添了一把柴,讓身體暖和起來,改善臟寒的情況。
蜀椒,四兩出汗),也就是5x4=20克。蜀椒就像個‘麻辣小戰士’,它有點麻辣味,能溫裡散寒,殺蟲止痛。對於肚子裡有蛔蟲,又有寒邪的情況,蜀椒能發揮很大的作用,把蛔蟲和寒邪都給收拾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桂枝,六兩去皮),也就是5x6=30克。桂枝就像個‘通陽小快遞員’,它能讓陽氣在身體裡順暢地流通。陽氣通了,身體的各個部位就能得到溫暖和滋養,對治療也有很大的幫助。
人參,六兩,也就是5x6=30克。人參可是個‘大補元氣的寶貝’,它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提高身體的正氣。就像給身體的軍隊補充了很多強壯的士兵,讓身體有足夠的力量來對抗疾病。
黃柏,六兩,也就是5x6=30克。黃柏就像個‘清熱小助手’,它能清除身體裡的一些熱邪。有時候,蛔蟲在肚子裡折騰,也會產生一些熱邪,黃柏就能把這些熱邪清理掉,讓身體恢複平衡。”
“這烏梅丸的製作過程也挺講究的。
首先,把這十味藥材分彆搗好,篩細。這就好比把不同的食材都準備好,切成合適的大小。
然後呢,用苦酒其實就是醋啦)把烏梅泡上一宿。這就像給烏梅洗個‘醋澡’,讓烏梅吸收了醋的酸味,變得更厲害啦,抓蛔蟲的本事也就更強了。
泡好後,把烏梅的核去掉,再放到五鬥米下麵蒸。等飯熟了,烏梅也蒸得軟軟的啦,這時候把它搗成泥。你想想,蒸好的烏梅泥,軟軟糯糯的,就像香甜的果醬。
接著,把其他藥材和烏梅泥混在一起,攪拌均勻,讓它們充分融合。這就像把各種美味的食材都放進一個大鍋裡,攪拌攪拌,做成一道超級美味的‘中藥大餐’。
最後呢,再往裡麵加入蜂蜜,放到臼裡,用杵使勁搗兩千下。這搗的過程可重要啦,就像給這道‘中藥大餐’使勁攪拌,讓各種藥材的藥效充分發揮出來。
搗好後,把它做成像梧桐子那麼大的丸子。這烏梅丸就大功告成啦!”
“這烏梅丸做好了,服用也有講究哦。要在飯前吃,每次吃十丸,一天吃三次。吃一段時間後呢,可以根據情況慢慢加到二十丸。
還有啊,吃烏梅丸的時候,有些東西可不能吃。像生冷的食物,比如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水果、冷飲,這些東西就像小冰塊,會讓身體裡的寒邪更厲害,不利於病情恢複。
滑物也不能吃,像那些特彆油膩、不好消化的食物,吃了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影響藥物的效果。
臭食也得離遠點,像那些變質的食物,有異味的東西,吃了可能會讓病情更糟糕。所以啊,吃烏梅丸的時候,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這樣才能讓藥發揮最大的作用,病才能好得快。”
小弟子聽得入了迷,過了一會兒,又撓撓頭問:“仙師呀,那臟厥有沒有專門的治療方法呢?為啥烏梅丸能治蚘厥,對臟厥卻不行呢?”
“小弟子呀,臟厥的治療相對複雜一些,要根據具體的病情,綜合調理五臟。因為臟厥主要是五臟功能嚴重失調,特彆是腎陽不足,所以治療的時候要著重溫補腎陽,調理五臟氣血。
而烏梅丸主要針對的是蚘厥這種因為蛔蟲和臟寒引起的病症。烏梅丸裡的藥材,有的能驅蟲,有的能散寒,有的能調理脾胃,剛好對症。臟厥和蚘厥病因不同,症狀不同,治療方法自然也不一樣啦。就像不同的鎖,得用不同的鑰匙才能打開。”
小弟子又接著問:“仙師,那臟厥和蚘厥在病情發展過程中,會不會有啥變化呀?”
張仲景仙師點點頭說:“這是肯定的呀!臟厥要是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治療,病情可能會越來越嚴重。腎陽越來越虛,身體的陽氣越來越少,可能會出現四肢厥冷更厲害,甚至出現昏迷等嚴重症狀。
蚘厥呢,如果蛔蟲在肚子裡折騰得太厲害,可能會引起腸道梗阻,那可就麻煩大了。所以啊,一旦發現有臟厥或者蚘厥的症狀,一定要及時治療,不能拖延。”
小弟子想了想,又問道:“仙師,那這臟厥和蚘厥能不能預防呢?”
張仲景仙師笑著說:“當然可以預防啦!要預防臟厥,平時就得注意保暖,特彆是在寒冷的季節,彆讓寒邪傷到身體。飲食也要規律,多吃一些溫熱、容易消化的食物,像羊肉湯、小米粥,給身體補充陽氣。還要注意休息,不能過度勞累,讓身體的陽氣有足夠的時間恢複。
預防蚘厥呢,要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彆讓蛔蟲卵跑到肚子裡去。儘量不吃生冷的食物,特彆是那些沒有洗乾淨的蔬菜水果。還要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定期打掃房間,不給蛔蟲生存的機會。”
小弟子聽完,不禁感歎道:“仙師,中醫真是太神奇了!就這麼幾個字,就能把臟厥和蚘厥分得這麼清楚,還有這麼詳細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這烏梅丸的配方和製作也太講究了,每一味藥材都有它獨特的作用。”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