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天,陽光正好,醫館裡也沒那麼忙碌。小弟子撓著腦袋,皺著眉頭,像隻迷失方向的小綿羊,一路小跑來到張仲景仙師跟前。小弟子可憐巴巴地望著仙師,雙手抱拳,帶著幾分疑惑又急切的語氣說道:“仙師呀,我最近在琢磨醫書,碰到個難題,怎麼想都想不明白。就是那個‘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這到底是啥道理呀?您快給我講講唄,我這心裡呀,就像有隻小貓在撓,難受得不行!”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摸了摸小弟子的頭,那笑容就像春天的暖陽,讓人心裡暖暖的。仙師打趣道:“小徒弟呀,你這問題提得好!這中醫裡頭的門道啊,就像迷宮一樣,有時候讓人摸不著頭腦,但一旦弄明白了,那可就趣味無窮啦!今天我就給你好好嘮嘮這‘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是怎麼個事兒。”
“咱先說說這‘下利’。啥是下利呢?簡單來講,就是拉肚子,而且拉得還挺頻繁。你想想,肚子裡就像有個小攪拌機,咕嚕咕嚕地響,然後不停地往出‘卸貨’,這就是下利啦。下利在中醫裡可不是個小問題,它反映了咱們身體裡脾胃和腸道的狀況。脾胃就像家裡的廚房,負責把吃進去的食物加工成營養,供給身體各個部分。而腸道呢,就像一個運輸管道,把加工好的營養運到該去的地方,同時把糟粕排出去。要是脾胃這個‘廚房’出了問題,或者腸道這個‘運輸管道’堵塞了、漏水了,那就容易出現下利的情況。”
“比如說,你不小心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就像給‘廚房’裡扔了一堆垃圾,脾胃消化不了,腸道也跟著搗亂,就開始拉肚子啦。還有啊,要是你著涼了,寒邪入侵身體,也會影響脾胃和腸道的正常工作,導致下利。這就好比冬天不給房子保暖,裡麵的設備都凍得不好使了一樣。”
“接著說說‘微熱’。這個微熱啊,可不是像發燒那樣熱得渾身發燙,而是稍微有點發熱,就像身體裡點了個小火苗,溫度比正常時候高那麼一點點。為啥下利的時候會有微熱呢?這就好比一場戰爭,身體裡的正氣和邪氣正在打仗。正氣呢,就像咱們身體的軍隊,負責保護身體;邪氣呢,就是那些外來的敵人。當下利發生的時候,說明邪氣已經侵入了身體,在腸道裡搗亂。這時候,身體的正氣可不會坐視不管,就會奮起反抗。正氣和邪氣一打仗,身體就會產生熱量,這就是微熱的原因啦。”
“這微熱就像是身體發出的一個信號,告訴我們:嘿,我身體裡正在進行一場戰鬥呢!而且這個微熱還有個好處,它說明正氣還有力量和邪氣對抗。要是一點熱都沒有,那可就麻煩了,說明正氣可能已經被邪氣打得落花流水,身體狀況就不太妙咯。所以啊,這個微熱在一定程度上是個好現象,就像黑暗中出現的一絲曙光。”
“再來說說‘口渴’。下利的時候為啥會口渴呢?你想啊,下利的時候,身體裡的水分通過拉肚子大量流失,就像一個裝滿水的水桶被戳了個洞,水不停地往外流。身體裡的水分少了,就會給大腦發送一個信號:‘缺水啦,缺水啦,快補充點水!’這時候我們就會感覺到口渴。”
“而且啊,在中醫理論裡,人體的津液和氣血是相互關聯的。下利導致津液丟失,津液不足就會影響氣血的運行。氣血就像身體裡的河流,津液就像河裡的水。水少了,河就乾了,氣血運行也就不順暢了。為了讓氣血能正常流動,身體就需要補充水分,所以就會口渴。這就好比給乾涸的河流重新注水,讓水流得更順暢一樣。”
“最後說說‘脈弱’。這脈就像身體的一個小窗口,通過摸脈,我們就能了解身體內部的很多情況。脈弱呢,就是脈搏跳動的力量比較小,就像一個人說話有氣無力的感覺。當下利、微熱、口渴同時出現的時候,脈弱可不是個壞事兒哦。這是為啥呢?因為脈弱說明邪氣在和正氣打仗的過程中,也消耗了不少力量。就像兩個打架的人,打到最後都沒力氣了一樣。邪氣的力量被削弱了,而正氣雖然也有損耗,但還能維持著身體的基本運轉,所以脈會表現得弱一些。”
“而且脈弱還反映出身體的一種自我調節機製。身體在和邪氣鬥爭的過程中,知道不能把所有的力量都耗儘,所以會適當地調整,讓脈搏跳動得弱一些,這樣可以保存實力,慢慢地恢複元氣。這就好比一支軍隊,在戰鬥中知道不能盲目衝鋒,要保存一部分兵力,以備後續的戰鬥和恢複。”
“現在你該明白為啥‘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了吧?這就好比一場戰爭,邪氣入侵身體,引起了下利、微熱、口渴這些症狀。但是身體的正氣奮起反抗,雖然和邪氣打得難解難分,雙方都有損耗,出現了脈弱的情況,但總體來說,正氣還是有能力控製局麵的。”
“微熱說明正氣在和邪氣戰鬥,口渴是身體在自我調節,提醒我們要補充水分,而脈弱則表示邪氣的力量被削弱了。在這種情況下,隻要我們給身體提供足夠的休息和營養,就像給軍隊提供充足的糧草和休息時間一樣,身體自己就能慢慢地把邪氣趕出去,恢複健康,所以說‘令自愈’。這就好比一場拔河比賽,雖然兩邊都拉得很吃力,但我們這一方還沒有輸,隻要堅持下去,調整好狀態,就能贏得勝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舉個例子吧,就像一個人不小心吃壞了肚子,開始拉肚子,還有點微微發熱,感覺口渴,這時候去摸脈,發現脈有點弱。這時候啊,不用特彆著急吃一堆藥。隻要讓他好好休息,多喝點溫水,吃點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麵條之類的,就像給身體提供能量和補給。過不了多久,身體自己就能把問題解決,拉肚子好了,微熱退了,也不口渴了,脈也恢複正常了。這就是身體的自我修複能力在發揮作用,是不是很神奇?”
“在生活中,這種情況其實還挺常見的。比如說夏天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吃冷飲,吃多了就容易傷脾胃,導致下利。這時候如果出現微熱、口渴、脈弱的情況,先彆慌。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哦。要是下利一直不好,或者微熱變得越來越厲害,口渴得越來越嚴重,脈也變得很虛弱,甚至出現了其他不舒服的症狀,那就說明身體的自我修複能力可能搞不定了,這時候就得趕緊找醫生看看啦。”
“還有啊,咱們平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脾胃和腸道。飲食要有規律,不能暴飲暴食,也彆吃太多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這些食物就像一顆顆小炸彈,很容易把脾胃這個‘廚房’炸得亂七八糟,導致下利等問題。另外,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肚子這塊兒,彆讓寒邪有機會入侵。就像給身體穿上一件溫暖的鎧甲,讓邪氣無機可乘。”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