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裡的宮女跟太監不止在嬪妃宮殿裡乾活,還散布在禦膳房,以及內務府等等地方。
而大部分太監和宮女不住在紫禁城內,而是居住在皇城範圍內的塔塔裡麵,十幾人住一平房內。
他們雖然是底層的太監或者是宮女,但皇宮裡的大部分消息她們都能快速知道。
大部分是宮女們,畢竟那些宮女是從八旗裡選進宮裡的,消息比較靈通些。
“聽說了嗎,咱們宮裡之後又多了一個熹妃。”
平房內,一小宮女跟自己好友分享今天所聽到的消息。
“誰?熹妃?這是哪位娘娘被封了?安嬪?祺嬪?還是那位寧嬪?”
另一小宮女聽到自己好友說的話,認真想了想宮裡的各位娘娘,想不出便小聲詢問。
她沒有自己好友那樣的消息渠道,每次都是聽自己好姐妹偷偷告訴自己。
讓自己知道後宮裡哪位娘娘最受寵之後,便不會得罪那些娘娘。
“沒錯,就是熹妃,聽我阿瑪說的。”
禦膳房的宮女們小心議論中,這所謂熹妃的來曆。
“對了,我給你們說,你們可千萬不要告訴彆人,這熹妃可是之前的莞嬪。”
那個小宮女繼續開口補充道,她聽到家裡傳來的消息之後也驚訝一番。
“莞嬪是誰啊,我怎麼沒有聽說。”
又有一個小宮女小聲開口,她是去年剛小選進來的宮女,不知道所謂的莞嬪是誰。
“是不是三年前那個生下朧月公主沒有多久就去甘露寺莞嬪嗎,她不是廢妃跟罪臣之女嗎,怎麼會變成熹妃。”
二號開口的小宮女想了想,才小聲說道,她是那年被選進宮裡做秀女的,自然印象頗深。
“噓,小聲點,聽說是因為有了龍嗣,才被抬旗為鈕鈷祿氏,還把四阿哥放在她名下,你們千萬不要得罪這位熹妃。”
那小宮女湊近她那些小姐妹用氣聲說,給小姐妹提醒道。
自從皇帝下旨把甘露寺的甄氏封為熹妃後,還讓內務府的人以半副皇後儀仗迎接甄氏回宮之後,宮裡的流言到處都是。
不到一天,後宮就流傳好幾個版本,都說的有鼻子有眼的
不止後宮議論紛紛,連前朝的大臣家裡也議論不停。
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個皇帝在做什麼,感覺這位皇帝在發失心瘋。
本來大臣們對這位皇帝沒什麼好感,畢竟他們也不傻,自然知道皇帝登基前後的那些動作。
所以有些大臣看到皇帝如此迫不及待過河拆橋,便在朝廷上隱身起來,不讓皇帝注意到他們,
特彆是滿軍旗的大臣們,他們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裡對皇帝臣服。
隻有佟佳氏一族在朝廷活躍起來,但其他大臣多多少少都知道那佟佳氏的隆科多也命不久矣。
這個滿軍旗的大臣以為日子就那樣平淡過去了,結果皇帝突然在朝廷下旨,把漢軍旗下三旗的廢妃甄氏抬進鈕鈷祿氏大族裡。
讓那些大臣們紛紛都坐不住了,皇帝這又一次把他們滿軍旗的臉麵放在地上踩。
皇帝前麵把側福晉扶正就把他們的臉麵放在地上踩,如今突然又把一個罪臣之女的廢妃抬到鑲黃旗裡,這不讓滿軍旗的大臣紛紛怒了起來。
無論前朝鬨多凶,甄嬛的回宮辦的風風光光,但不知怎麼回事,遠遠超過了所謂半幅皇後儀仗的規格。
甄嬛一步一步走回到皇宮裡,她這一次是為了遠在寧古塔受苦的甄家。
她要放棄自己的天真,回宮進行自己的複仇大計,來報她們陷害甄家之仇。
甄嬛每走一步,就給自己找好回宮的借口,還十分滿意回宮時自己走的是正門。
她剛入宮時走的是側門,這讓她耿耿於懷好久,如今再次回宮就以半副皇後儀仗從正門進。
站在皇帝身邊的皇後,看著甄嬛如此風光回宮,麵部表情徹底扭曲了。
甄嬛終於走到皇帝等人麵前,不知道為什麼是果郡王代替蘇培盛宣讀冊封旨意。
果郡王宣讀完甄嬛冊封熹妃旨意之後,甄嬛似乎恍惚一下,並沒有立馬跪下謝恩。
喜歡綜影視之配角發瘋記請大家收藏:()綜影視之配角發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