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遠道心裡越發覺得他當年親自去牢房裡見溫父是一項正確的選擇,不僅讓他們甄府死死拿捏溫家,還讓那溫實初為她女兒效命。
說起他女兒甄嬛,他好像好久沒有聽到他關於女兒的消息了,也不知道女兒成功侍寢沒有。
等下次溫實初再上門診脈時,他在趁機詢問幾下宮裡的事。
他這幾天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那憑空出現的美顏丸身上,差點忘記了女兒還沒有侍寢的事情。
甄遠道平日裡也是板著一張正義凜然的臉,加上他在官場上沉默寡言,從不站隊。
等皇帝來的時間裡,也沒有人與他交頭接耳,周圍大多數都是與交好之人小聲分享昨天京城發生了什麼事,以及皇帝今天早朝的內容。
甄遠道周圍的臣子與甄遠道官階差不多,他們看在他家女兒進宮成為皇帝的嬪妃份上,同時那甄遠道為人老實巴交,本有意與他交好,沒有想到甄遠道卻不領情。
索性他們也沒有繼續把甄遠道這塊茅坑裡的臭石頭當回事,而是找個機會把甄遠道摁下去,而其中有幾人這段時間時常暗地裡給甄遠道挖了幾個坑。
離甄遠道有兩個身位的兩個大臣正交頭接耳,他們談論的不是關於今日早朝的事,反而是有關甄遠道。
他們發現了那甄遠道的臉突然白了幾度,甚至臉上的皺紋幾乎看不見。
那兩人就是這段時間暗地裡給甄遠道挖了不少坑的,其實他們與甄遠道沒有什麼過節,隻是因為他們是年大將軍的人。
年大將軍的常年征戰沙場,他的派係裡也因此大多數是武官,零星幾位是文官。
與年大將軍相反的是同為武將的隆科多,隆科多背靠佟佳氏,且退出戰場多年,所以他的派係裡武官與文官數量基本一致。
年大將軍的親妹妹在後宮,故而大將軍特意囑咐他們留京的人要多留意後宮與前朝的動向。
而那甄遠道的女兒也進宮,聽說還是新人中唯一有封號的,他們接近甄遠道的目的本就不純,奈何甄遠道軟硬不吃。
皇帝最近這段時間也有意壓年羹堯派係,加上年大將軍在西北作戰。
他們兩人也不敢做多大的動作,平日裡隻能挖挖坑給甄遠道,生怕被皇帝以及隆科多的派係的人抓住小辮子。
他們打算下朝之後,寫封信送到西北去,把甄遠道的異樣寫給大將軍聽。
周圍的其他大臣看到甄遠道突然的變化都沒有露出明顯的表情,有些人不當一回事,而有些人準備把這件事記在心裡,讓其成為日後扳倒甄遠道的把柄之一。
甄遠道表麵上不在意其他人對他的看法,實際上他全都記在心裡,等有朝一日成為內閣大學士,他就一一報複回去。
大殿上的嘰嘰歪歪聲音此起彼伏,甄遠道看似一臉風輕雲淡,他卻悄悄豎起耳朵,努力分辨那些嘈雜的聲音究竟在說些什麼。
雖然他朝堂上不屬於任何一派係,也不是純臣,他自認為他將來可是權傾朝野的大學士,但也不妨礙他這幾年都是這般偷聽他人的話。
一炷香後,皇帝心情頗好來到朝堂上,他這幾天與一女子在禦花園玩著風流倜儻王爺與害羞年輕嬪妃偶遇的把戲。
他一想到這些天的事情,他腳下原本沉重的步伐也不自覺輕快許多。
他並沒有覺得自己這樣做有任何不對,雖然他是九五之尊,是大清子民的萬歲爺,也是大清的真龍天子,但他想做一個王爺有何不可。
王爺怎麼了,他是萬人之上的皇帝,區區王爺的身份用了便是。
何況他用的還是迷倒京城萬千少女的果郡王名號,更加讓那他有代入感。
皇帝如今已然是到了不惑之年,容貌身材等樣樣不如從前。
更何況他從小到大相貌平平,又得那四力半的稱號,在先帝的眾多孩子中,並不算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