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樾在一旁看著這幾個木工師傅,他知道木工師傅們看到這麼粗大的紫檀木後,肯定會被震驚。
聽到劉木匠問老丈人,他才拿出已經畫好的圖紙,接過話來,“劉師傅,我這裡有幾張家具的圖紙,你們就按照圖紙上的樣式做吧,我就有一點兒要求,這些家具要用榫卯結構,不能使用釘子。”
劉木匠接過圖紙看了一會兒,發現這些圖紙上標記的很清楚,而且這些家具的樣式很新穎,比他見過的家具看上去要漂亮多了。
“沒問題,這麼好的木頭,肯定要用榫卯結構組成,如果再用釘子的話,就顯得我們也太沒水平了,這不是砸自己的飯碗嗎,不過這工錢,東家您看怎麼算?”
劉木匠一口就答應下來,他們做家具,基本上都是榫卯結構,很少會用釘子組裝成品,但這麼粗大的紫檀木做家具,可是要費工費時的,還是先談好價錢才能下手。
“價錢好說,隻要按照圖紙上的做好了就行,你們都是手藝人,我也不會少給你們工錢,您說做完這些家具要多少工錢就行。”
仝樾手裡有錢,他又不是做工程的黑心老板,把工人工資壓榨到極致那種人,而且還有乾了活不給錢的人,開始到處挑毛病,目的就是少給人家工人們工錢。
“這寫字台五十塊錢一件,大衣櫃六十塊錢,梳妝台也是五十塊錢,床和床頭櫃加起來,算八十塊錢,另外那些櫥櫃,鞋櫃什麼的,都按照四十塊錢一件,其實做家具的工錢沒這麼多,這主要是您這都是紫檀木的,所以工錢要多些。”
劉木匠和另外幾個木工師傅商量了一下,就給仝樾報了價格,而且還明說這做家具的工錢要多了,就是因為木材不一樣。
“行,我先給你們五百塊錢,我這裡沒人做飯,你們就在外麵吃點兒,等都做完了再算賬。”
仝樾早在維修四合院時,就知道在家裡乾活的工人,中午要管一頓飯,工人們也不要求有多好的飯菜,隻要能吃飽就行。
“哎喲喂,東家您可真仗義,您就放心吧!肯定把活給您做好了,人走了活走不了,讓您以後還想著我們,不能讓我們想著您,這是我們木工這行的規矩。”
劉木匠接過仝樾手中的錢,遞給後麵一個木工師傅,拱手給仝樾抱了一下拳感謝他。
“手藝人拉家帶口的都不容易,家裡全靠你們養著,我們兩口子主要是都在上班,中午也不回家吃飯,所以就不管飯了。”
仝樾和劉木匠解釋了一下不做飯的原因,他和這些工人們說話,比較隨意一些,也沒那麼多顧慮,不像在單位裡和人說話,需要注意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能說。
把做家具的事交代清楚後,劉木匠他們幾人就回去拿工具去了。
老丈人杜國強才說出了心中的疑問,“這些紫檀木你從哪裡弄回來的?國內從前朝的時候,就沒有這麼粗大的紫檀木了。”
“這都是包船王從國外給我弄回來的,前段時間才運回來。”
仝樾從拿出紫檀木的時候,就想好了這些紫檀木的來曆,如果有人問起來,他就說包船王。
杜國強是知道包船王的,也聽閨女說過仝樾去港城和包船王接觸的事情,隻是沒想到包船王這樣的人物,會給仝樾這麼多紫檀木。
“原來是包船王啊,也隻有他才能弄回來這麼多紫檀木了,對了!這些紫檀木的鋸末和刨花,你可彆當垃圾給扔了,都給我留著,這可是做檀香的原料。”
老丈人聽了仝樾的一番話,他絲毫沒懷疑包船王的能量,臨走前還特意叮囑了一番要的東西。
“您放心,這些鋸末和刨花都給您留著,誰也拿不走。”
仝樾送老丈人到大門口外,看著他走遠了才回家。
劉木匠他們幾人很快就推著一輛板車來了,板車上裝著各種木工用的工具,還有一台電推刨,又能鋸木頭,也能刨木頭。
有了這個電動工具,大大提高了木工師傅們乾活的效率,比用人工鋸木頭可快了幾倍還多。
仝樾看到劉木匠他們幾人,先計算出做家具需要多少木頭,都寫在一張紙上,然後兩人拿著墨鬥,就在木頭上放線,忙乎起來。
“劉師傅,這裡有煙和茶水,累了就歇會兒。”
仝樾搬著一張桌子過來,又在桌子上放了一壺泡好的茶水,還有幾個茶杯和兩盒煙。
“東家您太客氣了,您有事兒就去忙吧,彆管我們了。”
劉木匠隨口感謝了一聲,他們在彆的人家乾木工活,也都是給他們準備了茶水和煙。
“我今天請了一天假等你們,明天我就沒時間了,到時候讓我老丈人過來給你們燒水。”
仝樾放下茶水後,就過去看著他們乾活,需要幫忙的時候打個下手,也順便學習一下木工的技術。
他要看看榫卯結構是怎麼做的,以後自己就在大道之珠內做個木屋彆墅,安放在裡麵休息。
今天是做家具的第一天,仝樾就想著請劉木匠他們中午在家裡吃飯,也算是犒勞他們一下。
“呲啦……”電鋸聲在院裡響起,仝樾就去廚房忙乎起來。
中午做了一大桌豐盛的菜肴,兩個涼菜,六個熱菜,幾乎都是葷菜,由於下午他們還要乾活,劉木匠幾人也都沒喝酒。
吃了中午飯後,仝樾就去了父親住的四合院裡。
劉木匠他們這邊有五個人,最年輕的都有四十來歲了。
“這個東家人是真不錯,這麼年輕就懂這麼多人情世故,做事也很有分寸,將來以後肯定差不了,不知道他在哪個單位工作?”
“我估計這是個三代子弟,一般人可弄不到這麼多的紫檀木。”
“我覺得也有可能,這麼粗大的紫檀木,單單運回來就很麻煩,也不知道怎麼從胡同裡進來的。”
“老雷說的不錯,按照這胡同裡的寬度,這麼長的木頭可搬不過來,難道是從牆頭上搬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