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的時候,仝樾家裡多了一口人,比往年熱鬨了一些。
有了孩子後,家裡的東西也多了不少,水池旁放著幾個洗尿布的盆子,曬條上也掛滿了洗乾淨的尿芥子,尿濕的小棉被什麼的,顯得院裡也有了些煙火氣。
為了不讓鞭炮聲從外麵傳進來,驚嚇到睡覺的兒子,仝樾又在正院布置了一個隔絕陣法。
大年三十這天,大哥一家來到父親的院裡,姐姐和姐夫一家四口,昨天開車回老家了,姐夫計劃過了正月初五再來京城。
老丈人今天上午也回家去了,還帶走了一些大棚裡的各種蔬菜,杜家人今天要在一起吃團年飯。
隨著改革開放後,老百姓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市麵上也出現了南方的一些蔬菜,隻是價格太貴了,一般人家還真吃不起。
但在過年期間,家家戶戶也都舍得買些新鮮蔬菜,來招待親朋好友,這些蔬菜還是賣的很快。
“小舟舟來了,這才幾天沒見,又長大了一些。”
大嫂仝雪看到杜淩霜抱著孩子來了,連忙伸手接過來。
大丫二丫和小寶三個孩子,也跑過來看小舟舟,父親看著小舟舟的眼神,更是露出親切的目光,他也想抱抱孩子,可又不好意思從大嫂手中搶過來。
“呀!他的手好小啊,還有他的小臉真白,真嫩。”
大丫伸出一根手指,小舟舟伸手就抓住她的手指往嘴裡送。
“彆讓他吃你的手指,你的手臟不臟?”父親連忙攔住大丫。
“爺爺,我剛洗過手的。”
大丫抽回手指後,不高興的看了爺爺一眼,知道你這是關心孫子,可也太小心了吧。
“爺爺,他是我弟弟嗎?”
小寶看著小舟舟,拉著爺爺仝正山的褲子問道。
“他就是你弟弟,你們兄弟倆就是一家人,有人欺負他的時候,你是哥哥,要保護他,記住沒?”
“嗯!我記住了,誰要敢欺負弟弟,我就咬死他。”小寶很是鄭重的點點頭,還呲了一下牙齒。
“爺爺,他現在這麼小,什麼時候才學會走路啊?”
二丫看著小舟舟也問了起來。
“明年就會走路了,到時候你們就帶著他玩。”
大嫂看到父親希冀的眼光,知道他想抱孫子,就把小舟舟遞給他,父親臉上帶著笑容,邊接過小舟舟,邊回應二丫的問話。
“這小子長的倒是很快,我感覺比前幾天又胖了幾斤。”
父親抱著小舟舟,對旁邊也想抱抱小舟舟的大哥說道。
“我來試試他有多重。”
大哥伸手就要接過孩子,被父親一扭身錯過了,眼珠子一瞪大哥,“你身上有汽油味,離我遠點,彆熏著我孫子了。”
小舟舟也不認生,剛出滿月的孩子,估計也不知道這些人都是誰,不管是誰抱著他都行,而且還對抱著他的人笑一下。
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父親看著有了兩個孫子,心情也很好,還多喝了幾杯。
過了正月初五後,該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也開始營業,人們又開始為了生計忙乎起來,天氣也一天天的在變暖。
很快就又到了春天,人們預想中沙塵暴刮過來時,那昏天暗地的天氣,今年卻沒有再刮過來,都是有些驚奇,但也不知道是咋回事,紛紛胡亂猜想起來。
“這沙塵暴肯定是被國家治理好了,估計以後城裡再也不會出現那樣的天氣了。”
“這也說不準,如果不保護環境,說不定哪天就會再次出現。”
“老劉說的對,看來還是要保護好環境,才不會出現沙塵暴,希望國家能重視起來。”
“雖然沒了沙塵暴,但這城裡的空氣太差了,我看應該把那些工廠都遷到郊區的山裡去,不然那些工廠裡的大黑煙冒出來,那股味道熏的出口氣都感覺困難。”
“現在全國的各大城市都在發展,汙染肯定是會有的,還是先忍著點吧!再說這也不是我們老百姓該操心的事,不過這日子一天倒是比一天過的好多了。”
胡同裡退休的老頭們,每天聚在一起曬太陽時,都會談論這些話題,仝樾已經聽到了很多次。
杜淩霜在生下孩子後,就開始修煉了,在孩子滿月後,她就恢複到了原來的修為,再次來到築基後期巔峰境界,再穩固一段時間,就能突破到金丹期了。
現在的產假有半年時間,杜淩霜擔心自己去上班了,仝樾一個人帶不了孩子,她又舍不得把孩子給穆紅梅帶,畢竟這不是孩子的親奶奶,就和仝樾商量起來。
“親愛的,到時候我去上班了,你一個人能帶孩子嗎?還有,就是你有事了,比如說要出遠門,我們的孩子讓誰帶著,總不能讓我抱著孩子去單位吧?”
“我要是不上班,帶個孩子還是沒問題的,如果我要出遠門的話,就讓爹和紅梅姨白天帶著,下午你下班後再把孩子接過來,再說不是還有你爹嗎?他也幫忙看著點孩子,你有什麼不放心的。”
“你彆提我爹了,還不如你爹會照顧孩子,他哪會帶孩子,記得有一次他帶著我弟弟去什刹海玩,看到孩子在嬰兒車上睡著後,他就去釣魚了,等他拿著幾條魚回家,我媽看到他隻拿著魚,沒帶著孩子,才問他那孩子在哪裡,他才想起孩子還在什刹海,好在那邊還有一幫釣魚的人,也沒人敢偷孩子,不然這孩子就丟了。”
“我這老丈人這麼不靠譜,可不能把孩子交給他,那還是讓我爹看著吧!要是讓我爹帶著孩子,就是把他丟了,這孩子也丟不了。”
“嗯呐,我覺得也是,還有,兒子快滿一百天了,我們是在飯店給他做百日宴,還是在家裡邊?要不要把朋友們都請來?”
杜淩霜又想起孩子百日這件事,就和仝樾商量起來。
“我看還是在家裡辦好些,也沒必要請多少人,我們認識的人基本上都結婚生子了,人家要是來的話就要帶著禮錢,有些人可能不願意來,但又抹不開麵子,就是來了心裡也不痛快,所以我的意思是,在家裡擺幾桌就行了。”
“嗯,還是你想的周到,現在的工資比以前高了一些,但基本上剛好夠家裡的生活費,不必要的人情往來,很多人其實都不想去,但被同事邀請後,不去又不合適,去了的話,拿的禮錢都夠自己一家人,一個星期的生活費了。”
“這是個人情社會,如果大家都這樣做,又顯得沒人情味兒了,其中的艱難隻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