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三點,整個城市都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但星耀科技大廈卻依然燈火通明,宛如一座不夜城。在這座大廈的頂層辦公室裡,落地窗的玻璃上映出了張華凝重的側影。他站在窗前,凝視著手中的行業白皮書,仿佛那上麵的每一個字都承載著巨大的壓力。
最新的數據顯示,全球量子通信市場正以每年37的驚人速度擴張著,這一領域的潛力無疑是巨大的。然而,張華心裡清楚,雲計算領域的巨頭們早已嗅到了這一商機,他們在暗中悄然布局,一場激烈的競爭正在醞釀之中。
張華的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咖啡杯沿,杯中的黑咖啡早已涼透,他卻渾然不覺。突然,他像是下定了決心一般,猛地抓起桌上的電話,下達了一道指令:“召集所有部門總監,半小時後開緊急會議。”
半小時後,會議室裡的燈光全部亮起,投影幕布也隨之亮起。技術部總監李薇正在彙報關於量子通信技術的最新進展,然而,她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張華突然打斷。
“停。”張華站起身來,徑直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紅色的筆,在白板上重重地圈出了量子通信與雲計算融合的空白區域。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這個領域,將是未來三年我們的戰略高地。”
“我們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的聲音鏗鏘有力,仿佛整個會議室都被這股決心所震撼。緊接著,他毫不猶豫地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抽調公司最核心的三個實驗室成員,組成一個代號為“極光”的專項小組。
這個決定一經宣布,會議室裡頓時議論紛紛。然而,張華的決心已定,他當場拍板,將下季度市場預算的40直接轉為研發資金,這無疑是一個大膽而冒險的舉措。
財務總監顯然對這個決定感到震驚,他推了推眼鏡,似乎想要說些什麼。但當他與張華那不容置疑的目光交彙時,最終還是默默地合上了筆記本,選擇了沉默。
“極光”實驗室迅速組建起來,並很快占據了大廈的15層整層。首席研究員陳默帶領的團隊成員平均年齡不到30歲,他們充滿朝氣和創造力,對這個項目充滿了熱情和期待。
在恒溫無塵的實驗室內,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著,搭建起了一套複雜而精密的量子糾纏通信裝置。顯示屏上不斷跳動的數據流,與實驗室角落堆疊的泡麵盒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平衡。
日子一天天過去,團隊成員們不斷地調整和優化著實驗裝置。某天淩晨,當算法工程師林小雨第72次調整加密協議參數時,隔壁突然傳來一陣驚呼。這聲驚呼如同導火索一般,瞬間點燃了所有人的緊張情緒,大家紛紛扔下手中的工作,如離弦之箭般衝向實驗台。
就在這一刻,奇跡發生了——量子密鑰分發在模擬雲計算網絡中穩定傳輸了0.3秒!這短暫的0.3秒,對於“極光”實驗室來說,卻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突破。這個短暫的成功卻在第二天被現實擊碎,當環境濕度升高0.5,整個係統立即陷入紊亂。
就在這時,市場部副經理王宇的電腦屏幕上突然彈出了一道醒目的紅色預警!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去,隻見屏幕上顯示著一條來自矽穀的重要消息:量子計算研究所qci)正在召開一場全球發布會,而他們所宣布的內容卻讓所有人都震驚不已。
原來,qci不僅成功獲得了高達12億美元的風投支持,還組建了一支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領銜的30人核心團隊!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會議室裡引起了軒然大波。
王宇的聲音略微有些發顫,他指著電腦屏幕上的信息說道:“根據他們的技術路線圖顯示,在量子密鑰分發與雲存儲安全融合方麵,他們已經完成了理論驗證階段。”
張華臉色陰沉地拿起對方的技術白皮書,“啪”的一聲扔在了會議桌上。白皮書的紙頁間,夾著一張qci團隊的合影,照片中的白發蒼蒼的學界泰鬥與身後西裝革履的資本代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此刻,星耀“極光”團隊最資深的研究員,不過是剛剛獲得青年科學家獎的陳默。與qci的強大陣容相比,“極光”團隊顯得有些相形見絀。窗外的城市華燈初上,張華在玻璃幕牆的倒影中看見自己緊繃的下頜,他抓起手機撥通了陳默的號碼:"帶團隊來我辦公室,我們通宵。"
喜歡重生2015,我的快意人生請大家收藏:()重生2015,我的快意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