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科技高層會議室的環形會議桌上,全息投影正立體呈現著“星際與深海聯動發展戰略”的藍圖,閃爍的光點在虛擬的星係與深海地形圖之間穿梭,仿佛在訴說著未來的無限可能。
在持續兩個小時的戰略解讀後,現場陷入了短暫的沉默。與會者們或低頭沉思,或交頭接耳,似乎都在消化剛剛聽到的信息。
終於,技術研發總監李銘遠博士率先打破了僵局。他是一位學者型高管,曾主導過“蛟龍3”深海探測係統核心算法的研發,在技術領域有著極高的聲譽。
李銘遠博士推了推他那副防藍光眼鏡,然後熟練地調出了量子計算設備的技術參數全息圖。全息圖上的數據和圖表清晰可見,展示了量子計算原型機在不同條件下的性能表現。
“張總,以我們現有的量子計算原型機為例,在地麵實驗室模擬太空輻射環境測試中,當伽馬射線強度達到100svh時,量子比特的退相乾時間從300微秒驟降至15微秒。”李銘遠博士的聲音平靜而堅定,“而火星探測器往返任務中,太空輻射環境要比這複雜得多,量子計算設備的穩定性將麵臨巨大挑戰。”
預計輻射劑量將達到地麵的500倍以上,這是一個極其驚人的數字!現有的量子糾錯碼在如此高的輻射劑量麵前,顯得蒼白無力,根本無法應對這種指數級的衰減。他調出的實時數據顯示,在模擬測試中,僅僅連續運行72小時後,計算錯誤率就已經突破了12的工程臨界值。
生命科學部總監林薇接過話頭,她熟練地操作著觸控麵板,屏幕上的畫麵瞬間切換成了生物艙的模擬場景。“智能生命支持係統的難點遠超我們的預期啊!”林薇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無奈,“我們曾經嘗試將深海仿生技術移植過來,希望能夠解決一些問題。但是,在模擬火星大氣環境時,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隨著林薇的講解,畫麵中的生物艙逐漸展現在大家麵前。可以看到,人工光合作用係統正在運行,但是當二氧化碳濃度超過地球的50倍時,光反應階段的酶促反應效率卻大幅下降了73!這直接導致氧氣的產出量嚴重不足,無法滿足三人標準艙的基本需求。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林薇繼續說道,“更棘手的是,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在微重力環境下完全被打破了。昨天的實驗中,原本用於處理有機廢物的嗜極菌突然發生了變異,這對整個生態係統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釋放出未知毒素,這一情況讓人猝不及防。她迅速調出顯微鏡下菌群變異的動態影像,畫麵中暗紅色的菌絲如同惡魔一般,正瘋狂地吞噬著實驗艙壁。這些菌絲以驚人的速度蔓延著,仿佛要將整個實驗艙都吞沒。
與此同時,負責深海技術的副總王浩也調出了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實時探測數據。他的臉色凝重,眉頭緊蹙,顯然情況並不樂觀。
“深海模擬太空環境的可行性研究遇到了瓶頸。”王浩的聲音低沉而嚴肅,“我們在米深海部署的量子通信測試模塊,上周出現了信號紊亂。初步分析顯示,深海的極端水壓導致量子糾纏態光子發生空間畸變,誤碼率竟然達到了21,這比太空環境中的信號衰減還要嚴重得多。”
他一邊說著,一邊在全息投影中展示出相關的數據和圖表。那一串串數字和曲線讓人眼花繚亂,卻也清晰地揭示了問題的嚴重性。
不僅如此,王浩接著說道:“而且,深海低溫環境下超導材料的性能波動,使得我們在太空領域成熟的能源轉換技術完全失效。這意味著我們之前的努力都可能白費,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全息投影中,深海測試平台上閃爍的紅色警報格外刺眼,仿佛在警示著人們這個項目所麵臨的巨大挑戰和困難。
市場戰略部總監陳雨薇站在會議室的講台上,她的目光冷靜而銳利,與其他參會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她將全球航天市場預測圖投射在穹頂上時,整個會議室都被那巨大的圖像所吸引。
陳雨薇指著預測圖,用清晰而堅定的聲音說道:“儘管技術挑戰確實巨大,但我們不能隻看到困難,更要看到其中蘊含的機遇。”她的話語在會議室中回蕩,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接著,她展示了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報告,報告中的數據令人震驚。“根據這份報告,到2035年,星際探索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2萬億美元,而深海資源開發產業也將達到8000億美元。”陳雨薇的聲音中透露出對這些數字的信心,“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然後,她將話題轉向了量子計算的輻射防護難題。“如果我們能夠在兩年內攻克這個難題,”她的語氣變得更加激昂,“那麼我們就有可能在火星基地建設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僅這一項訂單,我們就能占據全球30的市場份額!”
為了更直觀地說明情況,陳雨薇調出了競爭態勢圖。圖上顯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在星際與深海聯動領域形成完整的技術閉環。這意味著,誰能率先突破這一領域,誰就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
陳雨薇的演講結束後,會議室裡陷入了一片沉默。與會者們都在思考著她所提出的觀點和數據,以及這些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影響。
喜歡重生2015,我的快意人生請大家收藏:()重生2015,我的快意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