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個叫北門孤兒院的,很適合李飛實施計劃。
因為那裡有一口老井,還有水。
這裡是藏身的好地方,也是整個計劃中的關鍵環節,李飛自然選了北門孤兒院。
確定下來後,他回到了家裡,準備過幾天就開始行動。
第二天早上,
李飛剛洗漱完,就看到一對夫妻抱著一個孩子走了進來。
那個孩子手脫了臼,是來治病的。
重點是,那對夫妻提的籃子裡,竟然有兩隻小雞。
看到小雞後,李飛有點無奈。
因為現在物資匱乏,大家都缺糧,老母雞就成了犧牲品。
養母雞的戶主們,不是拿母雞換了糧食,就是賣給了工廠。
這樣一來,老母雞就很少了,李飛攢了兩年,才攢了30隻老母雞。
他雖然也吃掉了一些,但兩年才攢30隻,數量確實不多。
要知道災年之前,李飛短短時間內就能養好多雞鴨鵝。
現在彆說鴨鵝了,連老母雞都很難找。
所以大家來的時候,隻能送點小禮物給李飛。
現在有人帶來了小雞崽,李飛除了無奈之外,也覺得這是情理之中的事。
接下來,
李飛迅速給小孩接骨複位,完成治療後,得到了兩隻小雞崽。
他把小雞崽放進雞圈,看著空蕩蕩的雞圈裡隻有兩隻小雞,感覺有點冷清。
其實李飛的空間裡,養著十幾隻雞鴨鵝,長得都很壯實。
沒辦法,空間裡的糧食太多,隨便撒點就夠它們吃了。
但他從不把空間裡的家禽帶到家裡來,最多偷偷拿出幾個雞蛋。
就算空間裡的家禽生多了,他也隻是悄悄處理掉。
他賣的家禽都是肥壯的,所以很受歡迎。
當然最受歡迎的還是糧食,他賣的小麥、紅薯、小米,都是最好的那一類。
比如小麥個頭明顯比普通的大,小米也稍微大一點,紅薯更是個頭驚人。
這也讓他的糧食特彆搶手,每次去賣都被人搶著買。
可惜的是,他需要的玉石碎片已經很少了。
大部分都被他收完了,剩下的都是完整的玉石,價格太高,李飛隻能偶爾收一些。
不過隨著糧食越來越少,玉石的價格肯定會跌。
相信過不了多久,他就能用糧食在集市上換到不少玉石了。
那些清朝末年的老家夥,還有吃不慣粗糧的資本家,都會來買他的糧食。
想到這點,李飛已經等不及想動手了。
但為了穩妥,他還是決定再等等。
等到傍晚時分,四合院的人陸續下班回來了。
讓李飛沒想到的是,竟然有人來找他了。
這個人不是彆人,正是張曉君,也就是老村長的孫子,當年李飛最困難的時候,是他幫了李飛一把。
現在的張曉君,已經是軋鋼廠的正式廚師,一個月能掙30塊錢。
這個工資在全村都是最高的,村裡很多人羨慕他。
所以每次張曉君回家,都覺得臉上有光,他也非常感謝李飛。
此外,
張曉君當學徒的時候,李飛經常去找他,教他做菜的技巧。
李飛的廚藝特彆好,張曉君在他的指導下,手藝進步得很快。
他跟著李飛學的那一道紅燒肉,連李副廠長都特彆喜歡。
所以每次李副廠長要開個小灶,都會叫張曉君來幫忙,張曉君也能得到一些食材。
可以說,張曉君在李飛的幫助下,日子過得順風順水,連戶口也遷到了城裡。
所以每年趙曉君都會去李飛家送禮,陪他喝酒。
但今天不是節日,張曉君居然來了,這讓李飛挺意外的。
更讓李飛沒想到的是,張曉君還扛著一袋糧食過來。
“曉君,你這是乾嘛?”李飛疑惑地問。
“哥,我聽劉光奇說,你把糧食捐給孤兒院了,怕你沒飯吃,就過來看看,給你送點糧食,你彆擔心,我家還有。”張曉君回答。
“原來是這樣,不過你誤會了,我這兒還有糧食,整整一袋呢,來,跟我去看看。”
李飛帶著張曉君到廚房,指著角落裡的一袋糧食給他看。
張曉君一看果然有糧食,這才放心下來。
他知道李飛心地善良,愛做好事,也常幫彆人。
這麼好的人,說不定真會把所有糧食都捐出去。
現在看到李飛還留了一袋,張曉君才安心。
但他怕李飛繼續捐,便勸說道:
“哥,現在糧食緊張,我爺爺說今年收成也不好,以後想買糧食可不容易,咱還是多存點,彆往外捐了。”
“哈哈哈,謝謝你關心,我都明白。”
李飛開心地笑了起來,自從他穿越過來,和張曉君一家一直相處得不錯。
大家互相照顧,彼此關心。
這種氛圍讓李飛覺得特彆滿足。
心情愉快的李飛,直接拉上張曉君進屋喝酒,兩人喝得痛快極了。
他這邊兒喝得高興了。
可許大茂和傻柱卻一點都不高興。
許大茂躺在醫院的病房裡,眼神空洞地看著天花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他失去了男人該有的東西,這輩子再也沒法有孩子了。
這對許大茂來說,簡直是天大的打擊。
哦,對了,他現在是雞飛蛋打,不就是“打雞”嗎?
這讓他覺得人生一片黑暗,心裡隻剩下絕望。
他的眼神也越來越呆滯,越來越無神。
不知道為什麼……
眼淚不停地從眼睛裡流出來,嘩啦嘩啦的,根本停不下來。
徐父和徐母看到這個場麵,心疼得不得了,心裡對傻柱的恨意更深了,恨不得把傻豬捅死。
不過,是犯法的,他們不敢動手,但他們一定要讓傻柱付出代價。
最好是把傻柱槍斃掉。
隻有這樣,才能解他們心頭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