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兩旁的景色隨著馬車的前進而不斷變換,從清晨的薄霧到陽光普照的田野,再到遠處連綿的山丘,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而美好。秦政和糜華坐在馬車內,時而交談,時而望著窗外的景色,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孩子們在馬車內玩耍,偶爾探出頭來好奇地觀察外麵的世界。糜華不時地向他們解釋所看到的景物,讓孩子們增長見識。
隨著太陽的升高,陽光變得溫暖而明媚,透過馬車的窗簾灑在車廂內,為旅途增添了一份舒適和愜意。秦政和糜華享受著這份寧靜,他們的談話時而輕鬆愉快,時而深入探討,分享著對未來的規劃和對孩子們的期望。
"看,那是麥田,等到夏天,它們會變成一片金黃色。"糜華指著窗外向孩子們解釋,"農民伯伯會收割麥子,用來做我們每天吃的糧食。"
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他們的眼睛裡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阿房也加入了談話,"是的,孩子們,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珍惜。"
馬車在官道上平穩地行駛,阿房和糜華輪流照顧孩子們,確保他們在旅途中不會感到無聊或不適。他們準備了一些小零食和水,以備不時之需。
正午時分,馬車停在了路邊的一處陰涼處,秦政等人決定讓馬兒休息一下,同時也給孩子們一個活動的機會。阿房和糜華他們帶領孩子們在附近的小溪邊散步,讓孩子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孩子們在溪邊嬉戲,捉小魚,扔石頭,享受著童年的樂趣。阿房和糜華坐在一旁,看著孩子們的笑臉,心中充滿了幸福和滿足。
傍晚時分,阿房和糜華注意到天邊的雲彩開始變得五彩斑斕,夕陽的餘暉映照著歸途,給旅途增添了一份詩意。他們知道,不久後他們將到達下一個落腳點,但此刻,他們更願意享受這寧靜的旅途時光。
隨著夜幕的降臨,馬車終於抵達了預定的客棧。秦政在幫助阿房和糜華幫助孩子們下車,然後一起進入客棧,準備在這裡休息一晚,為接下來的旅程養足精神。
而在這一路的行程之中,秦政也是知道現在並州與幽州的主人就是自己的弟弟——秦文,而前幾年自己弟弟大婚的時候,爹娘也被他接到了雁門,所以他也就沒有帶著眾人前往秦家村,而是直接前往雁門。
......
經過連續十數日的長途跋涉,秦政一行人也是終於抵達了雁門。這座曆史悠久的關隘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壯觀,城樓巍峨,城牆堅固,見證了無數的歲月變遷和邊塞故事。
馬車緩緩駛入城門,車輪在石板路上發出清脆的聲響,似乎在訴說著歸家人的激動心情。秦政,阿房和糜華透過車窗,凝視著這座他們以後生活過的地方,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
"我們終於到了,阿房和阿華。"秦政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沙啞,以及一絲期待。
......
馬車在城中緩緩前行,最終停在了秦府的大門前。秦政和阿房以及糜華率先下了馬車,隨後糜竺,糜芳,呂不韋幾人也從馬車內下來,孩子們也興奮地跳了下來,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秦政上前敲響秦府的大門,隨著秦政的敲擊,大門緩緩打開,一位老管家迎了出來,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而這人也是秦家村裡秦任好的管家,在幾年前秦文回去接長輩來參加自己的蔡琰的婚禮時,跟著秦文一同來雁門的人之一。
"大少爺,您終於回來了。"老管家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顯然對於秦政的歸來感到非常激動。
秦政微笑著點了點頭,"是的,張伯,我們回來了。"他轉頭對阿房和糜華說,"這是張伯,從小看著我長大,對我們秦家忠心耿耿。"
阿房和糜華禮貌地向張伯行禮,張伯連忙回禮,"不知各位是?"
孩子們好奇地在張伯周圍轉來轉去,張伯慈祥地摸了摸他們的頭,"這些小家夥們真是活潑,和大少爺小時候長得真像......"突然張伯的笑容僵在臉上,不可思議的看著秦政。
秦政注意到了張伯表情的變化,他微微一笑,似乎早已預料到這一刻的到來。他輕輕地拍了拍張伯的肩膀,說道:"張伯,這兩孩子都是我的孩子,阿房和阿華她們都是我的妻子。"
張伯愣了愣,隨即恍然大悟,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但很快便被深深的喜悅所取代。"大少爺,這真是太好了,秦家終於有了後代,這是天大的喜事啊!"張伯激動地說著,眼角甚至泛起了淚花。
......
在他們還在交談的時候秦文也急匆匆的到了,秦政看到弟弟的急切,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份激動不僅僅是因為重逢,更是一種兄弟間的深厚情感。
秦政微笑著快步迎上前去,拍了拍秦文的肩膀,"阿文,都長這麼大了,也壯實了。"
秦文臉上也露出笑容,"大哥,你可算回來了。"隨後又不會好意的看著自家大哥,笑道:“大哥,你可得小心啊,咱爹可就在雁門。”
秦政聞言,原本的笑容也是僵在臉上,秦政將秦文拉到一旁,低聲說道:“阿文,咱爹可也在?完了,完了,以咱父親的性格,我這情況還不得被動家法啊。”
秦文則是壞笑道:“家法是肯定的,畢竟我都被抽了,大哥你怎麼能少呢。”
秦政一臉震驚的看著秦文:“你也被執行家法了?”隨後又擔心的說道:“你犯什麼事了,現在怎麼樣了......”
而在他們還在說悄悄話的時候,一道威嚴的聲音在他們身後響起,“你們在乾什麼?”兩人聽到這聲音也是連忙轉過身形,恭敬向來人行禮:“父親。”
秦任好隻是飄了兄弟二人一眼,隨後又看了看糜竺,糜芳幾人,幾人在感到秦任好的目光之後,也是連忙向他行禮,幾人都感到這目光之中的壓迫感,就連扶蘇和陰曼兩人七八歲的小孩也是低下頭,不敢直視秦任好。
喜歡三國開局嶽飛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嶽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