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恭順之心?”
這最後的“恭順之心”四字,如同驚雷,在乾清宮轟然炸響!
這不再是爭辯道理,這是最赤裸裸的君王之怒!
是朱由校這位少年天子,對皇權被侵犯、被綁架的最直接反擊!
他是在質問:
你們,是欺朕年幼,逼宮嗎?
殿內死寂!
朱由校那句“恭順之心”的質問,如同回旋鏢一樣,狠狠的回擊在韓爌、左光鬥等一乾清流的軟肋上,精準無比地命中了他們行為的致命命門!
他們以“祖製”、“聖學”、“聖躬安危”這些煌煌大義編織成繩索,試圖捆綁住天子的手腳,逼迫他讓步,交出行動的自由和改製的權力。
他們的武器是道德高地,是“為君分憂”的冠冕堂皇。而天子朱由校,則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同樣使用儒家倫理中最核心、最無可辯駁的鐵則——“君臣大義”,發出了這直指靈魂的反擊!
在古代“天地君親師”的禮法森嚴之下,“恭順之心”是臣子對君王最基本的要求,是維係整個統治秩序的核心綱常!
朱由校這一問,不再是講內廷該不該改,出宮該不該行,而是直接將他們的行為,推向了“為臣不恭”、“有失臣禮”甚至“包藏禍心”的深淵!
這是釜底抽薪的一擊!
韓爌隻覺得眼前一黑,胸口如遭重擊!他那些所謂的關於祖製、關於安定的苦心勸諫,在天子這簡簡單單四個字的誅心拷問麵前,瞬間變得蒼白而空洞!
他引以為傲的理學名臣身份,他畢生踐行的君臣之道,此刻仿佛都成了笑話!一股難以言喻的恐懼和絕望,瞬間將他淹沒。他能感覺到身邊的劉一燝身體也在劇烈顫抖。
左光鬥更是如墜冰窟!他梗著的脖子像被無形的巨手強行按下,那滿腔“仗義執言”的悲憤瞬間被刺骨的寒意凍結。
天子這一問,將他所有的“忠直”、“耿介”都打上了一個觸目驚心的問號——你的忠,是真的忠?還是包藏了不臣之心的偽忠?是為君分憂?還是想替君做主?
他試圖張口辯解,但喉嚨裡如同塞滿了砂礫,一個字也吐不出,隻覺得一股腥甜湧上喉頭,被他死死咽了下去,臉色由煞白轉為一種絕望的死灰。他剛才那番慷慨陳詞,此刻回想起來,每一個字都像是在印證皇帝的質疑!
其他那些剛才還目露激賞、暗自振奮的科道言官們,此刻更是嚇得魂飛魄散,冷汗如雨!
皇帝的憤怒他們見過,但皇帝將他們的行為上升到“是否恭順”的君臣根本大義的高度來質問,這分量足以將他們連同家族一起碾成齏粉!
殿內的空氣仿佛凝固成了實質,沉重得讓他們無法呼吸。
禮法的森嚴,在這一刻化作了無形的鍘刀,懸在了每個人的頭頂!他們以道德綁架天子,而天子則同樣用道德質問他們,而且是用他們賴以生存的君臣綱常道德!這簡直是絕殺!
朱由校將所有人的反應儘收眼底,韓爌的搖搖欲墜,左光鬥的死灰麵色,劉一燝等人的瑟瑟發抖,還有那群科道官眼中的驚惶欲絕。
他的臉上沒有任何得意,隻有一片冰冷的沉靜。
“看來……爾等心中,並無這‘恭順之心’。”朱由校的聲音平淡無波,卻如同宣判的喪鐘,“或者說,爾等今日所為,便是將這‘恭順之心’,徹底踐踏在地!”
他緩緩坐回禦座,動作從容,卻帶著一種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陛下!臣等……臣等……”韓爌終於鼓起殘存的力氣,嘶啞地開口想要分辯,可是腦子裡亂的讓他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語言。
“夠了!”朱由校猛地打斷,聲音陡然轉厲,如同出鞘的利劍!
“朕登基不過四日!爾等便迫不急待,以所謂的‘祖製’、‘聖學’為名,行‘逼迫天子’之實!指摘朕躬!乾預改製!禁錮朕足!
此等行徑,豈有半分為人臣子的恭謹敬畏?!簡直目無君上!居心叵測!”
他猛地拍案而起!巨大的聲響讓所有人又是一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