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艦首重炮×1,舷側改良佛郎機炮×8。
備注:“大明海疆的‘多麵手’!運兵、護航、近海炮戰樣樣精通,性價比之王讓工部老淚縱橫。”
訓練周期:2艘/日
【廣船】
噸位:2000料(約520噸)
造價:1500兩
船員:100人(炮手24+火槍手36+控船操帆25+後勤15)
裝備:子母佛郎機×8(射速3發/分)
訓練周期:2艘/日
備注:“佛郎機裡的加特林?不,這是讓你見識什麼叫‘真理’的傾瀉速度!
【護衛艦】
原型:西班牙大帆船
噸位:600噸
造價:5000兩
船員:160人(炮手72+火槍手28+控船操帆50+後勤10)
裝備:主戰炮:長身管加農炮×8門(位於下層炮甲板舷側,發射912磅實心鐵彈,射程550650米。用於打擊敵船船體、索具。)
近防炮:改進型佛郎機炮×8門(位於上層甲板,射程200米,發射霰彈或鏈彈,用於近距離掃射敵艦甲板人員、風帆、索具。保留其速射特點。)
備注:“中西合璧實驗艦,遠可‘點名’敵方筋骨,近能‘暴雨梨花’洗甲板。靈活又難纏的海上多麵手!”
訓練周期:1艘/日
【四級戰列艦】
原型:西班牙大帆船
噸位:1200噸
造價:20000兩
船員:380人(炮手270+火槍手40+控船操帆50+後勤20)
裝備:主戰炮:長身管加農炮×30門(位於下層炮甲板舷側,發射912磅實心鐵彈,射程550650米。用於打擊敵船船體、索具。)
近防炮:隼炮×36門(位於上層甲板,發射3磅霰彈/鏈彈,有效射程250米)
備注:“大洋秩序的奠基者!當它加入戰列線,轟鳴的炮火便是新海權的宣言——此刻稱‘老四’,隻因前三尚未下水!”
訓練周期:1艘/10日
看著這些標注著真實、合理噸位的數據,朱由校心中澎湃翻湧的滿意感絲毫未減,反而更加踏實!
因為他清楚,“係統”艦船真正的恐怖之處,不在於其紙麵噸位的大小,而在於其逆天的建造速度與驚人的性價比!
最令人心潮難平的,依舊是那標注著‘訓練周期’的數字!
福船、廣船——兩艘需時一日!
護衛艦——一艘一日!
而此時被係統稱為大洋秩序的奠基者的四級戰列艦,也隻不過——一艘十日!
這等效率,放在大明原有的匠作體係之中,無異於橫豎碾壓!
要知道,如果你想在明朝建造3000料的大船,你首先尋得合百年之齡的參天巨木——楸木、楠木、杉木...單單主龍骨一項,便需長十二丈(約36.5米)、徑寬三尺(約1米)的巨材!
輔料清單令人望而生畏:鐵釘八千枚、桐油三百斤、麻絮兩百斤、帆布十二匹......
且新伐巨木需浸泡“去膏去汁”三個月,再移至通風避雨處自然陰乾二十四至三十個月之久。
“若無‘係統’在握,朕欲得一艘堪用之三千料戰船……”朱由校唇角微勾,
“從立項到下水,沒有三年五載絕無可能,期間跋山涉水的運費損耗、工部官吏的層層盤剝...樁樁件件都是攔路虎、絆腳石!”
“朕豈能空等三年?朕要的船,如今一日可得!而且是帶炮、帶火槍、全副武裝的好船!”
朱由校眼中寒光一閃,目光仿佛已越過這乾清宮的琉璃瓦頂,掃過白山黑水,掠過蒙古草原,直抵南海波濤。
“到那時,朕的大軍早已……”
他指尖在扶手上重重一扣,心神激蕩。
“北征大漠,犁庭掃穴!”
“南撫海疆,揚帆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