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報詳述:“臣熊廷弼頓首密陳:奴酋努爾哈赤挾餘威,傾巢犯沈,意在必得。其勢雖凶,然有致命之短——糧秣不濟,利在速戰!”
“沈陽城堅池深,營壘完備,糧草軍械充足,更有重炮數十門。
臣決意以沈陽為餌,固守待援,吸引建虜主力頓兵堅城,挫其銳氣,耗其糧秣!”
“陛下親賜五千重甲鐵騎,乃破陣無雙之利刃。臣已密令賀世賢,率此鐵騎精銳,潛行至東州堡隱蔽待機,先破建奴偏師,然後回援沈陽,待建虜久攻不下,師老兵疲,糧草將儘……”
“賀世賢將率鐵騎如雷霆出擊,自側後直搗奴酋中軍,一舉鑿穿敵陣!
屆時,沈陽守軍出營寨反攻,內外夾攻!必可大破建虜主力於沈陽城下,畢其功於一役!”
“嘶——!”五人倒吸涼氣,汗毛倒豎!
“以……以沈陽為餌?”周嘉穆聲音發顫,“何其凶險!萬一城破……”
“五千重騎……潛行至東州堡……直搗黃龍?”李邦華盯著紅色箭頭,呼吸急促,“何等精準的時機!何等隱蔽的行軍!賀世賢……能成嗎?”
在場之人,唯獨孫承宗眼中精光爆射,“但此計若成……則遼東局勢,頃刻逆轉,朝廷每年就可以省下無數花費。”
朱由校手指重重點在東州堡:“諸卿勿疑!熊卿此計,膽大包天,卻直擊建虜命門。朕已準其所請,賀世賢所部五千鐵騎,早已秘密抵達東州堡!”
“想必此刻,已經以雷霆之勢,一舉擊潰駐守該處的建虜鑲藍旗阿敏部,攜大勝之威,星夜兼程,回師奔襲沈陽!”
他目光如電:“此戰方略,關乎國運,自即日起,此為絕密。除在場諸卿及必要經手之人,絕不可泄露。
朝堂之上,爾等隻言熊廷弼決心固守沈陽,挫敵鋒芒,所需糧草輜重、火器彈藥,戶部、兵部需傾儘全力!若有延誤,朕必嚴究!”
皇帝全盤托出,支持並已投入決定性力量,此刻爭論“擅專”已無意義。
皇帝展現的戰場把握、對熊廷弼的信任、孤注一擲的魄力,讓五人震撼之餘也有些觸動,大明很久沒有出過這樣有魄力的雄主了,真是天佑大明!
畢自嚴深深一躬:“陛下聖明,戶部必當竭儘全力。糧秣、被服、餉銀,臣擔保無缺!”
孫承宗肅然:“臣謹遵聖諭!兵部即刻調撥火器彈藥,最快速度運遼,此戰方略,臣等必守口如瓶!”
方從哲、周嘉謨、李邦華齊聲:“臣等遵旨!”
暖閣燭火搖曳,大明帝國最高層寥寥數人,心照不宣地將國運豪賭,壓在了那支風雪中奔襲的鋼鐵洪流之上。
方從哲、李邦華、周嘉謨、孫承宗、畢自嚴五人從乾清宮暖閣退出,臉上那份殘留的震撼尚未完全褪去,便已重新繃緊了神經。
他們步履匆匆,穿過長長的宮道,回到文華殿。
殿內,早已等候多時的各部堂官、都察院重臣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見他們回來,立刻呼啦一下圍了上來。
“首輔,閣老,陛下如何決斷?沈陽……沈陽究竟如何了?”工部尚書徐光啟最為急切,他深知沈陽城防工事和火器儲備的重要性。
“熊蠻子……陛下對其擅專之舉,如何處置?”吏部尚書王在晉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
“陛下召見諸位,定有聖裁。還請明示,以安眾心!”都察院右都禦史王命璿目光灼灼,話語雖恭敬,卻帶著審視的意味。
方從哲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翻湧的思緒,臉上恢複了一貫的老成持重,聲音沉穩而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諸位稍安勿躁。陛下已覽熊廷弼、周應春之奏報,聖心已有明斷。”
他環視眾人,目光銳利:“陛下諭令:沈陽乃遼東咽喉,不容有失。熊廷弼依托城寨,固守待援,其誌可嘉。朝廷上下,當戮力同心,共赴國難!”
他刻意避開了“依托城寨拒敵於外”的決戰表述,隻強調“固守待援”,同時拔高熊廷弼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