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十一日,十月的最後一天,太原府城在深秋的寒意中蘇醒。
汾河之水帶著些許渾濁,靜靜流淌過古老的城牆。朝陽的金輝灑在青灰色的城磚上,也照亮了城內熙熙攘攘的街市。
作為九邊重鎮、晉商大本營,太原的清晨總是格外喧囂。南門外的騾馬市早已人聲鼎沸,來自口外的駝隊卸下成捆的皮貨、藥材,換取堆積如山的布匹、鐵器和鹽包。
空氣中彌漫著牲口的氣味、塵土的味道以及剛出爐的“頭腦”的香氣。
城內,寬闊的鼓樓大街上,鱗次櫛比的商鋪次第開門。
懸掛著“日昇昌”、“蔚泰厚”、“大德通”等巨大鎏金招牌的票號門前,夥計們用長杆挑下擋板,露出裡麵擦得鋥亮的黃銅櫃台。穿著體麵的掌櫃們站在門口,拱手迎接著早來的大主顧,算盤珠的劈啪聲隱約可聞。
糧店、布莊、當鋪、酒樓…各色人等穿梭其間,討價還價聲、吆喝聲、車馬粼粼聲交織成一首充滿市井煙火氣的晨曲。
一切都與往日並無二致,繁華而有序,仿佛這深秋的寒意與千裡之外的朝堂風波,都與這座堅城無關。
然而,這份平靜,注定要被一支來自京城的特殊隊伍打破。
上午巳時初刻,太原城東的承恩門外。
一支風塵仆仆卻殺氣騰騰的隊伍,如同沉默的鋼鐵洪流,驟然出現在官道儘頭!
沒有鼓樂儀仗,沒有鳴鑼開道,隻有沉重的馬蹄叩擊著鋪著薄霜的黃土路麵,發出悶雷般的轟鳴!
為首的是數百名身著玄色鐵甲、背負勁弩、腰挎長刀的龍驤軍精騎,他們眼神銳利如鷹,麵甲下的臉龐冷硬如鐵,一股久經沙場的鐵血煞氣撲麵而來!
緊隨其後的,是欽差大臣王命璿的簡樸車駕,以及身著麵色陰鷙深沉的禦馬監太監方正化。
更令人心驚的是,在隊伍核心位置,赫然出現了負責調查山西貪腐的錦衣衛指揮同知——許顯純!
他一身飛魚服,外罩玄色鬥篷,風塵仆仆卻難掩其鷹視狼顧之相,眼神掃過城門樓上的守軍,帶著一種洞悉一切的冰冷與掌控。
這支隊伍的出現,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城門口原本喧囂的入城人流瞬間死寂!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帶著濃重鐵血肅殺之氣的隊伍震懾住了!商販忘了吆喝,駝夫忘了牽繩,連空氣都仿佛凝固了。
守城的軍官,一位身著棉甲、麵色緊繃的總旗,顯然是錦衣衛的內應。他非但沒有驚慌,反而眼中閃過一絲“終於來了”的釋然。
他猛地一揮手,用眼神和喝罵,指揮著手下兵卒迅速、有序地引導著人流向兩側退開,在城門洞和官道中央清出一條足夠寬敞的通道。
當隊伍行至近前,那象征欽差身份的龍紋旗牌、節鉞儀仗清晰可見時,總旗深吸一口氣,挺直腰杆,右手握拳重重捶擊左胸甲胄,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他身後的兵卒也齊刷刷地挺直身軀,握緊手中長槍,神情肅穆,眼神中充滿了敬畏,以及一絲緊張。
欽差隊伍對這一切視若無睹,他們高舉著象征中樞意誌的儀仗,毫不停頓,馬蹄踏碎青石板的悶響和鎧甲鱗片摩擦的細碎聲響,在死寂的城門洞中回蕩。
隊伍如同劈開波浪的利刃,徑直穿過洞開的城門,沿著寬闊的鼓樓大街,在無數驚懼、好奇、茫然的目光注視下,踏著沉重而堅定的步伐,目標直指位於城中心的——山西巡撫衙門!
巡撫衙門大堂內,氣氛凝重得幾乎凝固,山西巡撫吳仁度、巡按禦史李若星、布政使、按察使等一乾地方大員,剛接到“欽差將至,於大堂接旨”的正式通報。
他們按品級肅立在大堂中央,身後是各自的心腹屬官。吳仁度身著二品錦雞補服,強作鎮定地站在最前方,但微微顫抖的手指和額角細密的冷汗出賣了他內心的驚濤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