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鑄炮技術的突破_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國時代係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1章 鑄炮技術的突破(1 / 2)

南海子·大明火器廠試炮場

臘月的寒風掠過空曠的試炮場,卷起地上的塵土和枯草。

與京城年關將至的喧囂不同,這裡的氣氛凝重而緊張,空氣中彌漫著硝煙、鐵鏽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焦灼。

試炮場中央,四門黝黑鋥亮、造型迥異於傳統明軍火炮的新式大炮,如同沉默的巨獸般一字排開。

炮身線條流暢,炮口高昂,在冬日慘淡的陽光下閃爍著金屬特有的冷硬光澤。

炮身關鍵部位,如炮耳、炮口等處,可以看到鍛造精良的熟鐵炮箍緊緊箍住,更顯堅固。

周圍,一群身著粗布短襖、臉上沾著煤灰和汗漬的工匠們正緊張地進行最後的檢查,低聲交談著,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一絲難以掩飾的忐忑。

人群中,一個身影格外顯眼。他身著七品文官的青色鷺鷥補服,這本該是代表身份與威嚴的官袍,此刻卻顯得異常“狼狽”;

他袖口沾滿了黑乎乎的油汙和鐵鏽,下擺甚至被火星燎出了幾個小洞,衣襟也皺巴巴的。

頭發有些淩亂,眼窩深陷,布滿血絲,顯然是連日操勞、睡眠不足所致。但那雙眼睛,卻異常明亮,緊緊盯著眼前的四門大炮,閃爍著近乎狂熱的專注與期待。

此人正是大明火器廠主事——孫元化。

幾個月前,他還隻是一個醉心於火器奇巧、屢試不第的舉人。誰曾想,因緣際會之下,他精心繪製的火器圖說,竟入了深居宮禁的年輕皇帝的法眼!

一道聖旨,將他從江南召至京師,委以重任,成了這新設火器廠的主事。這份知遇之恩,讓他感激涕零,更激發了他胸中壓抑已久的抱負。

特彆是數月前老師親自送來、由陛下特賜的幾門“天啟四馬重炮”。

那精妙絕倫的設計、遠超明軍現有火炮的威力和射程,讓孫元化如癡如醉。

他廢寢忘食,日夜鑽研,帶領工匠們反複拆解、測繪、試驗,誓要將這“天啟四馬炮”的精髓吃透,並融入大明自身的工藝之中。

然而,最大的難題在於鑄炮之法。傳統的泥範鑄炮,工序繁瑣,耗時漫長,且成品率低,炮身常有砂眼、氣孔,極易炸膛。

更棘手的是,大明缺銅,純銅炮造價高昂,難以大規模裝備;而純鐵炮,受限於當時冶鐵工藝(雜質多、延展性差),同樣麵臨炸膛風險。

孫元化沒有退縮,他大膽地拋棄了沿用數百年的泥範法,提出了一個創造性的想法——鐵模鑄炮!

用鑄鐵製造可重複使用的模具,此法一旦成功,將極大縮短鑄炮周期,提高成品率。但難度也極高,對鐵模的精度、耐熱性、脫模技術都是嚴峻考驗。

同時,為了解決材料問題,他結合自己前期鑄炮的經驗和從天啟重炮中獲得的靈感,創造性地提出了鐵芯銅體複合結構的鑄炮方法:

先製作好鐵胎,待其冷卻後,再將銅水澆築在鐵胎外,形成銅壁,利用銅冷凝時的收縮特性壓緊鐵胎,使兩者緊密結合。

用後世科學的觀點來講,這一工藝可以說是材料力學與熱加工工藝的完美結合:

一方麵,鑄鐵具有高硬度、高抗壓強度的特性,能夠有效承受火藥燃氣爆炸瞬間產生的超高膛壓,可以為炮身所需的結構剛度和強度基礎。

而外層銅體的延展性好,可緩衝應力,減少炸膛風險,同時銅的致密性好,能降低火藥燃氣泄漏,提升火炮射程和精度。

特彆是在在高溫鐵芯上澆鑄熔融銅液,利用巨大的溫差:確保銅液流動性極佳,能充分填充鐵芯表麵的微孔和縫隙。在鐵芯與銅液的界麵發生元素擴散,形成一層冶金結合層。


最新小说: 爭魁 北極星協議 穿成女配嫁太監?她發瘋創死所有人! 逍遙遊諸天 快遞女孩穿越成靠山王 分開第八年,和死對頭總裁聯姻了 奪臣妻:瘋批帝王他強取豪奪 天命劍符 名義:我開局截胡鐘小艾,亮平炸了! 偷偷生了崽,太子爺卑微求複合